| 摘要 | 第1-3页 |
| ABSTRACT | 第3-7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1页 |
| ·TOFD超声波衍射时差法 | 第7-8页 |
| ·TOFD法的发展及应用 | 第8-9页 |
| ·TOFD法研究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和目的 | 第10-11页 |
| 第二章 TOFD法超声探伤的基本原理 | 第11-17页 |
| ·超声检测的物理基础 | 第11页 |
| ·TOFD法的检测原理 | 第11-16页 |
| ·超声波的衍射现象 | 第11-12页 |
| ·TOFD法的探伤示意图 | 第12-14页 |
| ·TOFD法超声探伤的信号特征及信号处理 | 第14-15页 |
| ·TOFD超声探伤法的数学模型 | 第15-16页 |
| ·TOFD探伤系统的构成 | 第16-17页 |
| 第三章 TOFD法扫描显示方式及探伤方法的改进 | 第17-26页 |
| ·数据显示方式及扫描方式 | 第17-21页 |
| ·A扫描 | 第17-18页 |
| ·D扫描—焊缝缺陷纵断面图像显示 | 第18-19页 |
| ·B扫描—焊缝缺陷横断面图像显示 | 第19-20页 |
| ·附加扫描 | 第20-21页 |
| ·扫描图像的线性化处理 | 第21页 |
| ·TOFD法缺陷的性质判定 | 第21-22页 |
| ·TOFD法的改进及与其它方式的结合 | 第22-26页 |
| ·TOFD法与脉冲回波法(Pulse Echo)的结合 | 第23-24页 |
| ·DUAL-TOFD探伤法 | 第24-25页 |
| ·TOFD法与相控阵探伤法(Phase Array)的结合 | 第25-26页 |
| 第四章 超声探伤采集卡的构成 | 第26-43页 |
| ·超声探头选择 | 第27页 |
| ·超声波发射电路 | 第27-28页 |
| ·回波限幅电路 | 第28-29页 |
| ·缓冲电路 | 第29-30页 |
| ·动态可调高频增益放大电路 | 第30-33页 |
| ·多通道带通滤波电路 | 第33-34页 |
| ·采集信号数字化电路 | 第34-37页 |
| ·单端信号差分化 | 第34-35页 |
| ·模数转换 | 第35-37页 |
| ·系统核心控制电路 | 第37-40页 |
| ·核心控制单片机C8051F121 | 第37-38页 |
| ·时序逻辑控制FPGA芯片XC2S100 | 第38-39页 |
| ·FPGA配置片 | 第39-40页 |
| ·上位机通讯接口电路 | 第40-43页 |
| ·CY7C68013 概述 | 第40-41页 |
| ·USB接口电路 | 第41-43页 |
| 第五章 FPGA逻辑功能的实现 | 第43-52页 |
| ·FPGA的基本结构 | 第43-44页 |
| ·FPGA的开发流程 | 第44-45页 |
| ·XC2S100 基本功能的设计 | 第45-50页 |
| ·软件编写开发流程 | 第46页 |
| ·控制字堆读写模块 | 第46-47页 |
| ·全局同步启动信号模块 | 第47页 |
| ·四路相移时钟信号模块 | 第47-48页 |
| ·窄脉冲发射信号模块 | 第48-49页 |
| ·采样延迟及采样计数模块 | 第49-50页 |
| ·FIFO存储模块 | 第50页 |
| ·FPGA加约束、布局布线及仿真结果 | 第50-52页 |
| 第六章 单片机C8051F121 的功能及实现 | 第52-58页 |
| ·C8051F121 的主要功能 | 第52-56页 |
| ·JTAG边界扫描调试功能 | 第52-53页 |
| ·时钟管理模块 | 第53-54页 |
| ·数字I/O外设模块 | 第54-55页 |
| ·乘法和累加引擎(MAC0) | 第55页 |
| ·12 位电压输出DAC模块 | 第55-56页 |
| ·数据传输接口 | 第56页 |
| ·C8051F121 的软件设计 | 第56-58页 |
| 第七章 调试界面的设计及采集实验 | 第58-62页 |
| ·界面编写软件的选择 | 第58-59页 |
| ·调试界面的设计和功能模块 | 第59-60页 |
| ·波形采集实验 | 第60-62页 |
| 第八章 全文总结和工作展望 | 第62-6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|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67-68页 |
| 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