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型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行为研究--基于成员异质性的视角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5页 |
1 导论 | 第15-27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5-18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7-18页 |
·两个基本概念 | 第18-19页 |
·合作社 | 第18页 |
·农民专业合作社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| 第19-24页 |
·规范分析 | 第19-20页 |
·实证分析 | 第20-24页 |
·研究思路和内容安排 | 第24-27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24-26页 |
·内容安排 | 第26-27页 |
2 合作社理论评析 | 第27-52页 |
·合作社的出现 | 第27-31页 |
·新古典经济学的说明 | 第28-29页 |
·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解释 | 第29-30页 |
·博弈论的方法 | 第30-31页 |
·合作社的本质 | 第31-36页 |
·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理解 | 第31-33页 |
·以代理理论为基础的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以博弈论为基础的解释 | 第34-36页 |
·合作社的市场战略 | 第36-40页 |
·合作社市场战略的内容 | 第36-38页 |
·合作社市场战略的演进 | 第38-40页 |
·合作社的制度安排 | 第40-45页 |
·合作社的基本组织原则 | 第40-42页 |
·合作社内部结构的演化 | 第42-45页 |
·合作社的绩效 | 第45-49页 |
·主要观点 | 第45-48页 |
·测度方法 | 第48-49页 |
·总结和评论 | 第49-52页 |
3 转型时期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历史分析 | 第52-73页 |
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长环境 | 第53-55页 |
·农业经营体制改革 | 第53-54页 |
·农业市场化改革 | 第54-55页 |
·农业的基本矛盾 | 第55页 |
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参与主体及其行为特征 | 第55-63页 |
·普通农户 | 第58-59页 |
·生产和运销大户 | 第59页 |
·供销合作社 | 第59-61页 |
·农村基层组织 | 第61-62页 |
·龙头企业(公司) | 第62-63页 |
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长路径 | 第63-68页 |
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必要性 | 第63-64页 |
·内生性合作组织形成的困难性 | 第64-66页 |
·外生性合作组织产生的必然性 | 第66-68页 |
·转型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的问题 | 第68-71页 |
·内部——成员资格的异质性 | 第68-70页 |
·外部——社会环境的复杂性 | 第70-71页 |
·本章的基本结论 | 第71-73页 |
4 成员异质性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结构 | 第73-93页 |
·引言 | 第73页 |
·合作社的成员资格与组织结构回顾 | 第73-75页 |
·合作社的成员资格:同质性与异质性 | 第73-74页 |
·成员异质性对合作社组织结构的影响 | 第74-75页 |
·转型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结构 | 第75-80页 |
·成员异质性与所有权结构 | 第75-77页 |
·成员异质性与控制权结构 | 第77-78页 |
·成员异质性与利益分配结构 | 第78-80页 |
·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结构的实证分析 | 第80-91页 |
·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说明 | 第80-81页 |
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本结构 | 第81-82页 |
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决策结构 | 第82-84页 |
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收益分配 | 第84-85页 |
·基于微观视角的案例分析 | 第85-91页 |
·本章的基本结论 | 第91-93页 |
5 成员异质性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机制 | 第93-111页 |
·引言 | 第93-94页 |
·公司治理问题回顾 | 第94-97页 |
·公司治理的来源和本质 | 第94-95页 |
·公司治理的主要机制 | 第95-97页 |
·转型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结构 | 第97-101页 |
·成员异质性与主要治理问题 | 第97-99页 |
·成员异质性与主要治理机制 | 第99-101页 |
·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及其绩效的实证分析 | 第101-110页 |
·变量选择 | 第101-104页 |
·样本和数据 | 第104-106页 |
·检验模型 | 第106-107页 |
·检验结果 | 第107-110页 |
·本章的基本结论 | 第110-111页 |
6 成员异质性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认定 | 第111-125页 |
·引言 | 第111页 |
·组织认定理论回顾 | 第111-115页 |
·组织认定的起源 | 第111-112页 |
·组织认定的内涵 | 第112-113页 |
·组织认定的作用 | 第113-114页 |
·组织认定的管理 | 第114-115页 |
·转型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认定 | 第115-117页 |
·成员异质性与组织认定的混合性 | 第115-116页 |
·成员异质性与组织认定的屈从性 | 第116-117页 |
·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认定的实证分析 | 第117-122页 |
·变量选择 | 第117-119页 |
·样本和数据 | 第119页 |
·检验模型 | 第119-121页 |
·检验结果 | 第121-122页 |
·本章的基本结论 | 第122-125页 |
7 成员异质性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承诺 | 第125-137页 |
·引言 | 第125-126页 |
·组织承诺理论回顾 | 第126-129页 |
·组织承诺的内涵 | 第126页 |
·组织承诺的分类 | 第126-127页 |
·组织承诺的度量 | 第127-128页 |
·组织承诺的前因 | 第128页 |
·组织承诺的功能 | 第128-129页 |
·转型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承诺 | 第129-130页 |
·成员异质性与成员承诺的内容 | 第129-130页 |
·成员异质性与成员承诺的影响因素 | 第130页 |
·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承诺的实证分析 | 第130-136页 |
·变量选择 | 第130-132页 |
·样本和数据 | 第132-133页 |
·检验模型 | 第133页 |
·检验结果 | 第133-136页 |
·本章的基本结论 | 第136-137页 |
8 总结和展望 | 第137-147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137-141页 |
·对策启示 | 第141-144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144-1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7-167页 |
附录 | 第167-175页 |
附录1: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问卷 | 第167-172页 |
附录2: 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调查问卷 | 第172-175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| 第175-177页 |
致谢 | 第177-1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