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交互神经网络的新型密码协议研究与设计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·密码协议的发展概况与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·对称密码体制 | 第13-14页 |
·公钥密码体制 | 第14-15页 |
·密码协议研究的新方向 | 第15页 |
·神经网络密码研究的可能性与前景 | 第15-18页 |
·神经网络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·神经网络可以用于密码学的特性 | 第17-18页 |
·课题背景和选题依据 | 第18-19页 |
·课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| 第18页 |
·选题依据 | 第18-19页 |
·各章节的安排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神经网络密码协议研究现状 | 第20-25页 |
·混沌神经网络密码学研究 | 第20-22页 |
·神经网络混沌同步用于加密 | 第21页 |
·神经网络混沌吸引子用于加密 | 第21页 |
·神经网络混沌序列用于加密通信 | 第21-22页 |
·神经网络可视密码学 | 第22-23页 |
·神经网络互学习的密码学应用研究 | 第23-2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交互神经密码模型 | 第25-38页 |
·基本神经网络模型 | 第25-26页 |
·基本的交互神经网络模型 | 第26-29页 |
·导师-学生神经网络 | 第26-27页 |
·神经网络交互学习获得同步 | 第27-29页 |
·离散的同步模型 | 第29-31页 |
·多层奇偶安全模型TPM | 第31-34页 |
·基本神经网络互学习模型的安全性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TPM模型 | 第32-34页 |
·TPM模型的安全性分析 | 第34-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第四章 仿真实验及改进的神经密码模型 | 第38-53页 |
·权值同步的稳定性实验与改进 | 第38-45页 |
·ANOVA实验目的与实验工具 | 第38-39页 |
·单因素方差分析 | 第39-43页 |
·多因素方差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权值稳定性实验结论 | 第44-45页 |
·权值同步判定实验与改进 | 第45-47页 |
·权值同步判定实验 | 第45-46页 |
·我们的权值同步判定方法 | 第46-47页 |
·权值同步性能与效率的改进[64] | 第47-51页 |
·权值同步性能分析与改进 | 第48-51页 |
·交互批处理 | 第51页 |
·权值同步的安全性分析 | 第51-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五章 交互神经密码协议 | 第53-60页 |
·交互神经密码协商协议的流程 | 第53-54页 |
·交互神经密码协商协议各模块设计 | 第54-58页 |
·TPM模块设计 | 第54-56页 |
·交互控制模块 | 第56-57页 |
·映射模块 | 第57-58页 |
·交互神经密码协商协议安全性分析 | 第58-5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六章 结束语 | 第60-62页 |
·本文工作的总结 | 第60页 |
·以后的工作展望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