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24页 |
·引言 | 第8页 |
·光折变效应的发展与现状 | 第8-13页 |
·多组分掺杂系统 | 第11页 |
·以电荷输运体为主体的聚合物系统 | 第11页 |
·以非线性生色团聚合物为基体的系统 | 第11-12页 |
·含有双功能生色团的掺杂系统 | 第12页 |
·全功能(单组分)聚合物系统 | 第12-13页 |
·以惰性聚合物为基体的系统 | 第13页 |
·聚硅烷系统 | 第13页 |
·液晶系统 | 第13页 |
·光折变材料的理论基础 | 第13-19页 |
·Kukhtarev能带输运模型 | 第14-17页 |
·有机材料中的理论模型 | 第17-19页 |
·有机光折变聚合物材料的应用 | 第19-22页 |
·图像识别 | 第19页 |
·光信息存储 | 第19-21页 |
·光学相干层析技术(OCT) | 第21页 |
·光子晶体 | 第21-22页 |
·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2-24页 |
第2章 光子晶体的理论计算方法简介 | 第24-30页 |
·光子带隙的理论计算方法 | 第25-27页 |
·平面波方法 | 第26页 |
·转移矩阵法 | 第26页 |
·N阶法 | 第26-27页 |
·光折变材料光子带隙的理论计算 | 第27-2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8-30页 |
第3章 光折变聚合物材料的带隙结构研究 | 第30-40页 |
·光子带隙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1-39页 |
·折射率n对光子带隙的影响 | 第31-33页 |
·折射率调制幅度△n对光子带隙的影响 | 第33-35页 |
·周期(晶格)长度D对光子带隙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周期数(N)对光子带隙的影响 | 第36-3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4章 偶氮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| 第40-48页 |
·仪器与试剂 | 第40页 |
·偶氮化合物的合成 | 第40-42页 |
·4-硝基苯基-3-偶氮-咔唑的合成 | 第40-41页 |
·4-硝基苯基-[3-[N-(2-羟乙基)咔唑基]]-二氮烯的合成 | 第41-42页 |
·偶氮化合物的表征 | 第42-46页 |
·仪器 | 第42页 |
·红外光谱结果与讨论 | 第42-44页 |
·紫外光谱结果与讨论 | 第44-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8页 |
第5章 光折变聚合物材料薄膜样品的制备 | 第48-52页 |
·基板(ITO玻璃)的准备 | 第48-49页 |
·溶液的配置 | 第49页 |
·制膜 | 第49-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结论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