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 | 第1-4页 |
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英文摘要Abstract | 第5-6页 |
缩略词英汉对照 | 第6-7页 |
第一部分综述 | 第7-35页 |
综述一高血脂和血液流变性异常的关系及治疗概况 | 第7-28页 |
1. 血液流变性异常的概述 | 第7-8页 |
·概况 | 第7页 |
·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意义 | 第7-8页 |
·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 | 第8页 |
2. 高血脂与血液流变性异常的关系 | 第8-23页 |
·目前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研究 | 第8-9页 |
·西医对高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异常关系的机理研究 | 第9-11页 |
·中医在病因病机方面对血液流变学异常和高脂血症关系的认识 | 第11-13页 |
·中西医调脂和改善血液流变性的治疗概况 | 第13-2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3-28页 |
综述二五味降脂胶囊中主要组分的药理作用 | 第28-35页 |
1. 水蛭 | 第28-30页 |
·改善血液流变性 | 第28页 |
·抗凝与抗血栓作用 | 第28-29页 |
·除瘀促进循环 | 第29-30页 |
·降血脂作用 | 第30页 |
·抗肿瘤作用 | 第30页 |
2. 山楂 | 第30-32页 |
·降血脂作用 | 第31页 |
·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| 第31-32页 |
3. 川芎、大黄、三棱 | 第32-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3-35页 |
五味降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及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临床研究 | 第35-49页 |
1. 临床资料 | 第35-38页 |
·病例来源 | 第35页 |
·诊断标准 | 第35-37页 |
·纳入病例标准 | 第37页 |
·排除病例标准 | 第37页 |
·一般临床资料 | 第37-38页 |
2. 研究方法 | 第38-41页 |
·治疗方法 | 第38-39页 |
·观察方法 | 第39页 |
·疗效评定标准 | 第39-40页 |
·安全性指标观测 | 第40页 |
·统计分析 | 第40-41页 |
3. 结果与分析 | 第41-46页 |
·血脂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 | 第41页 |
·总疗效:治疗六周末的的疗效 | 第41-43页 |
·治疗前后血脂,血流变的变化 | 第43-46页 |
4. 讨论 | 第46-49页 |
·研究结果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五味降脂胶囊的特点和调脂和改善血液流变的优势 | 第47-48页 |
·结论 | 第48-49页 |
个人简历 | 第49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