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地表景观的三维抽象与表达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6页 |
·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1-23页 |
·三维城市景观数据内容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规范与标准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·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·三维城市景观数据采集的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·三维城市景观数据模型的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·三维可视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| 第20-23页 |
·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3-24页 |
·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| 第24-26页 |
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4-25页 |
·本文的组织结构 | 第25-26页 |
第二章 城市地表景观的三维抽象内容 | 第26-44页 |
·当前客观世界的主要描述表达方式 | 第26-30页 |
·地图 | 第26-29页 |
·三维模型 | 第29-30页 |
·确定三维城市模型框架数据内容需要考虑的前提 | 第30-33页 |
·三维城市模型框架数据 | 第33-42页 |
·三维城市模型框架数据定义 | 第33页 |
·三维城市模型框架数据内容 | 第33-35页 |
·三维城市模型框架数据中各类的详细内容 | 第35-42页 |
·专题三维城市模型框架数据 | 第42-44页 |
·专题三维城市模型框架数据的原则和方法 | 第42-43页 |
·专题三维城市模型框架数据的举例 | 第43-44页 |
第三章 城市地表景观的三维表达 | 第44-65页 |
·影响三维城市景观表达的有关因素 | 第44-51页 |
·数据获取方式 | 第44-45页 |
·逼真度 | 第45-47页 |
·具体应用和用户需求 | 第47页 |
·细节层次 | 第47-48页 |
·纹理映射(Texture mapping)技术 | 第48-50页 |
·视觉感受 | 第50页 |
·颜色属性因素 | 第50-51页 |
·三维城市地表景观的表达方式 | 第51-54页 |
·直接建模 | 第51-52页 |
·建立三维符号库 | 第52-53页 |
·模型简化技术 | 第53-54页 |
·三维城市地表景观的表达层次 | 第54-56页 |
·建立三维城市地表景观的技术流程 | 第56-65页 |
·三维城市地表景观的总体建模工作流程 | 第56-58页 |
·建筑物建模工作流程 | 第58-59页 |
·道路建模工作流程 | 第59-61页 |
·树木类地物对象的建模方式 | 第61-63页 |
·路灯的建模优化方法 | 第63-64页 |
·其它对象建模工作流程 | 第64-65页 |
第四章 城市地表景观三维符号库 | 第65-80页 |
·城市地表景观三维符号库的原理 | 第65-66页 |
·符号的特点与功能 | 第66-68页 |
·二维地图符号 | 第66-67页 |
·三维模型符号 | 第67-68页 |
·三维符号的部分相关研究 | 第68-70页 |
·三维符号的特点特征方面 | 第68页 |
·三维符号库的建立、结构和内容方面 | 第68-69页 |
·三维符号的分类方面 | 第69-70页 |
·城市地表景观三维符号库结构和内容 | 第70-73页 |
·符号库中地物对象的特点 | 第70页 |
·三维符号库的结构和内容 | 第70-73页 |
·符号库的充实与完善 | 第73页 |
·城市地表景观三维符号库的构建 | 第73-78页 |
·模型符号 | 第74-75页 |
·纹理符号 | 第75-77页 |
·纹理大小 | 第77-78页 |
·城市地表景观三维符号库的使用 | 第78-80页 |
·使用符号库的原则和注意问题 | 第78-80页 |
第五章 应用实例 | 第80-89页 |
·项目目的及基本情况 | 第80页 |
·应用实例 | 第80-87页 |
·三维城市模型框架数据内容 | 第80-82页 |
·三维城市地表景观的表达层次 | 第82页 |
·三维符号库 | 第82-87页 |
·典型景观 | 第87-88页 |
·项目的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果 | 第88-89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9-92页 |
·本文的研究成果 | 第89-90页 |
·未来研究的展望 | 第90-9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2-94页 |
发表文章 | 第94-95页 |
致谢 | 第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