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民事诉讼法论文

论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构建

前言第1-11页
第一章 概述第11-21页
 一、概念的界定第11-13页
  (一) 审前程序的定义第11页
  (二) 三个相关概念的辨析第11-13页
 二、审前程序的功能第13-16页
  (一) 独立功能第13-15页
  (二) 附属功能第15-16页
 三、审前程序的模式第16-18页
  (一) 审前程序模式的定义第16-17页
  (二) 审前程序模式演进中的基本命题第17-18页
 四、审前程序与庭审程序的关系第18-21页
  (一) 审前程序为庭审程序做好前期准备第19页
  (二) 审前程序可以对庭审程序进行替代或过滤第19页
  (三) 庭审程序是审前程序的自然延伸和结果实现第19-20页
  (四) 审前程序与庭审程序的模式必须一致第20-21页
第二章:两大法系主要国家的审前程序第21-32页
 一、美国的审前程序第21-24页
  (一) 美国审前程序的结构第21-23页
  (二) 美国审前程序的独立功能第23-24页
 二、英国的审前程序第24-27页
  (一) 英国审前程序的结构第24-26页
  (二) 英国审前程序的独立功能第26-27页
 三、法国的审前程序第27-28页
  (一) 法国审前程序的结构第27-28页
  (二) 法国审前程序的独立功能第28页
 四、德国的审前程序第28-30页
  (一) 德国审前程序的结构第28-29页
  (二) 德国审前程序的独立功能第29-30页
 五、四国审前程序改造共同趋势提供给我们的借鉴第30-32页
第三章:我国审前准备阶段的现状以及改革的必要性分析第32-38页
 一、我国审前准备阶段的现状分析第32-36页
  (一) 我国审前准备阶段的发展演变第32-33页
  (二) 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第33-34页
  (三) 我国审前准备阶段的优劣分析第34-36页
 二、构建我国审前程序的必要性分析第36-38页
  (一) 审前程序具有独特的价值第36页
  (二) 审前程序的构建符合司法理念转变的要求第36-38页
第四章、构建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设想第38-50页
 一、审前程序构建应遵循的原则第38-39页
 二、关于审前程序构建的若干设想第39-47页
  (一) 设置独立的审前程序庭第39-41页
  (二) 建立系统的审前调解、和解制度第41-43页
  (三) 确立被告强制答辩制度第43-45页
  (四) 注重审前程序法官释明责任的充分履行第45-47页
  (五) 完善相关法律并保证其施行第47页
 三、我国审前程序的基本结构第47-50页
  第一阶段:起诉答辩与法官的释明指导第48页
  第二阶段:证据交换、固定与争点的整理第48-49页
  第三阶段:审前调解、裁定结案及程序交接阶段第49-50页
结论第50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3页

论文共4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日光温室湿度模型的热交换除湿研究
下一篇:校正TIMI帧数法对冠脉再通后心肌再灌注的评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