套袋对红地球葡萄色泽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
摘 要 | 第1-4页 |
Summary | 第4-8页 |
1 前言 | 第8-10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0-24页 |
·花色苷研究进展 | 第10-21页 |
·花色苷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| 第10-11页 |
·花色苷的生物合成 | 第11-21页 |
·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及机理 | 第21-24页 |
·套袋与果皮颜色 | 第21-22页 |
·套袋对果实内质、风味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·不同除袋时期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3 材料与方法 | 第24-29页 |
·材料 | 第24页 |
·试验地的选择及试验材料 | 第24页 |
·供试纸袋 | 第24页 |
·方法 | 第24-29页 |
·处理方法 | 第24-25页 |
·样品前处理 | 第25页 |
·叶绿素、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| 第25页 |
·花色苷、类黄酮、总酚含量测定 | 第25-26页 |
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(SSC)测定 | 第26页 |
·可滴定酸含量测定(酸碱中和法) | 第26页 |
·总糖含量测定(蒽酮比色法) | 第26-27页 |
·果实氨基酸的测定 | 第27页 |
·Vc含量的测定 | 第27-28页 |
·苯丙氨酸解氨酶(PAL)活性测定 | 第28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28-29页 |
4 结果与分析 | 第29-48页 |
·永登地区 | 第29-34页 |
·套袋对果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·套袋对果皮花色苷、类黄酮、总酚含量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·套袋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(SSC)的影响 | 第31页 |
·套袋对果实可滴定酸含量(TA)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套袋对果实总糖含量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·套袋对果实氨基酸(AA)含量的影响 | 第33页 |
·套袋对果实Vc 含量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·套袋对果皮苯丙氨酸解氨酶(PAL)活性的影响 | 第34页 |
·红古地区 | 第34-39页 |
·套袋对果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套袋对果皮花色苷、类黄酮、总酚含量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套袋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(SSC)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·套袋对果实可滴定酸含量(TA)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套袋对果实总糖含量的影响 | 第38页 |
·套袋对果实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·套袋对果实Vc含量的影响 | 第39页 |
·临泽地区 | 第39-43页 |
·套袋对果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·套袋对果皮花色苷、类黄酮、总酚含量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套袋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(SSC)的影响 | 第41页 |
·套袋对果实可滴定酸含量(TA)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套袋对果实总糖含量的影响 | 第42页 |
·套袋对果实氨基酸(AA)含量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套袋对果实Vc 含量的影响 | 第43页 |
·采收期三个地区比较 | 第43-48页 |
·套袋对果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套袋对果皮花色苷、类黄酮、总酚含量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·套袋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(SSC)的影响 | 第45页 |
·套袋对果实可滴定酸含量(TA)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·套袋对果实总糖含量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·套袋对果实氨基酸(AA)含量的影响 | 第47页 |
·套袋对果实Vc 含量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5 讨论 | 第48-53页 |
·套袋对果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·套袋对果皮花色苷、类黄酮、总酚含量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·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·套袋对果皮苯丙氨酸解氨酶(PAL)活性的影响 | 第51页 |
·采收期三个地区比较 | 第51-53页 |
6 结论 | 第53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3页 |
附图 | 第63-6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4-65页 |
导师简介 | 第65-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