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8-24页 |
·玉米光周期反应的研究进展 | 第8-10页 |
·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 | 第8页 |
·对玉米的光周期反应表型的研究 | 第8页 |
·热带亚热带种质在温带的应用研究 | 第8-9页 |
·玉米光周期敏感相关性状基因定位研究 | 第9-10页 |
·其它植物光周期现象的研究 | 第10-12页 |
·光期和暗期的作用 | 第11页 |
·光周期刺激的感受和传递 | 第11页 |
·光受体与光周期现象 | 第11页 |
·植物对光周期反应敏感时期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·光周期与植物基因的表达调控 | 第12-17页 |
·光周期与玉米的基因表达调控 | 第13页 |
·其它植物的光周期相关基因 | 第13-17页 |
·激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 | 第13-14页 |
·生物钟成分与基因的振荡表达调控 | 第14-17页 |
·光周期对开花转换的影响 | 第17-24页 |
·植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的遗传途径 | 第18-21页 |
·光周期与开花转变 | 第21-22页 |
·拟南芥EMF基因在开花转换中的功能 | 第22-24页 |
2 引言 | 第24-25页 |
3 材料与方法 | 第25-30页 |
·材料 | 第25页 |
·方法 | 第25-30页 |
·光周期处理方法和取样 | 第25页 |
·试剂 | 第25页 |
·总RNA提取 | 第25-26页 |
·总RNA中DNA的去除 | 第26页 |
·cDNA第一链的合成 | 第26页 |
·引物设计 | 第26-27页 |
·PCR扩增 | 第27页 |
·产物的回收、连接及转化 | 第27-28页 |
·回收 | 第27页 |
·连接和转化 | 第27-28页 |
·质粒提取及双酶切 | 第28页 |
·序列测定和分析 | 第28页 |
·Northern blot和Northern dot blot | 第28-30页 |
·Northern blot | 第28-30页 |
·Northern dot blot | 第30页 |
4 结果与分析 | 第30-39页 |
·光周期对黄早4和CML288生育期性状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·长短日照移动处理对CML288生育期性状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EMF基因的克隆 | 第32-38页 |
·反转录检测结果及特异引物扩增结果 | 第32-33页 |
·双酶切检测结果 | 第33页 |
·序列测定与分析 | 第33-35页 |
·同源性比较 | 第35-38页 |
·Northern blot和Northern dot blot | 第38页 |
·不同光周期处理条件下类EMF基因的表达 | 第38-39页 |
5 结论与讨论 | 第39-42页 |
·玉米的光周期反应研究 | 第39-40页 |
·类EMF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| 第40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53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3-54页 |
附录 | 第54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