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经济作物论文--棉论文

短季棉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重要农艺和经济性状的QTL定位

摘要第1-10页
Abstract第10-13页
缩略词表第13-14页
前言第14-15页
第一章 短季棉遗传多样性研究第15-29页
 1 文献综述第15-20页
   ·短季棉的概念及类型第15-16页
   ·短季棉育种进展及成效第16-17页
   ·早熟种质资源研究进展第17-20页
     ·核心种质资源第17页
     ·早熟种质第17-18页
     ·遗传多样性研究第18-20页
   ·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0页
 2.材料方法与结果分析第20-27页
   ·材料方法第20-22页
     ·供试材料第20页
     ·棉花总DNA的抽提第20-22页
     ·RAPD分析第22页
     ·谱带的记录及数据分析第22页
   ·结果分析第22-27页
     ·RAPD多态性引物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品种间相似系数与品种的系谱比较第23-24页
     ·不同年代品种间平均相似系数比较第24-25页
     ·UPGMA聚类结果分析第25-27页
 3.讨论第27-29页
   ·金字棉是我国短季棉育种中主要早熟基因源第27-28页
   ·分子标记所揭示的遗传多样性与系谱相比较第28-29页
第二章 棉花早熟性和纤维品质性状的QTL分析第29-107页
 1.文献综述第29-54页
   ·棉属的分类与进化第29-30页
   ·分子标记及其在棉花上的应用第30-35页
     ·分子标记的类型第30-31页
     ·新型分子标记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·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(Sequence-related Amplified Polymorphism,SRAP)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·SSR和EST-SSR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靶位区域扩增多态性(Target Region Amplified Polymorphism TRAP)第34页
       ·cAFLP(cleaved AFLP analysis)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·单链构象多态性(Single Strand Conformation Polymorphism,SSCP)第35页
   ·棉花的遗传图谱研究进展第35-38页
   ·棉花数量性状QTL定位第38-52页
     ·QTL定位的原理和方法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·单标记分析法(Single marker analysis)第39页
       ·区间作图法(Interval Mapping,IM)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·复合区间作图法(Compositive Interval Mapping,CIM)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·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第41页
     ·QTL动态定位第41-42页
     ·QTL的精细定位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·近等基因系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·QTL精细定位的新途径—QIRs第43-46页
     ·数量性状的MAS(Maker assisted selection MAS)。第46-48页
     ·棉花QTL定位研究进展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·早熟相关性状第48页
       ·产量相关性状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·纤维品质性状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·抗病性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·形态学性状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·生理性状第52页
   ·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第52-53页
   ·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第53-54页
 2 材料与方法第54-58页
   ·实验材料和群体构建第54-55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第54页
     ·作图群体的构建第54-55页
   ·性状考察第55页
     ·农艺性状考察第55页
     ·形态性状的考察第55页
   ·标记基因型分析第55-58页
     ·DNA抽提第55页
     ·TRAP分析第55-57页
     ·SSR、SRAP、AFLP标记分析第57页
     ·数据整理与分析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·带型记载及标记命名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·连锁图谱分析第58页
       ·QTL定位第58页
 3 结果与分析第58-99页
   ·双亲和分离群体的数量性状的表现第58-63页
   ·性状相关性分析第63-66页
     ·产量性状的世代间相关分析第63-66页
     ·性状间相关性分析第66页
   ·多态性引物筛选及F_2基因型分析第66-69页
   ·偏分离标记检验第69页
   ·连锁分析及图谱构建第69-84页
   ·偏分离标记的分布第84页
   ·异源四倍体棉花的同源转化群(Homoeologies)第84-85页
   ·QTL定位结果第85-99页
     ·纤维品质性状QTL定位第85-89页
     ·和QTL连锁的TRAP标记第89-90页
     ·农艺性状的QTLs定位第90-95页
       ·产量相关性状的QTLs定位第90-95页
       ·F_3其它农艺性状QTL定位第95页
     ·相同性状的QTL在不同世代的表达第95-97页
     ·不同性状的QTL在相同连锁群上的表达第97-99页
 4 讨论第99-107页
   ·新型标记TRAP第99-101页
   ·遗传连锁图第101-102页
   ·异源四倍体棉花连锁图谱的长度第102页
   ·偏分离标记分析第102-104页
   ·同源转化群(homoeologous pairs)第104页
   ·异源四倍体棉花染色体C3和C14之间的易位证据第104-105页
   ·棉花QTL定位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·纤维品质性状QTL的分布第105页
     ·棉花QTL定位的一致性问题第105-106页
   ·利用海岛棉进行种间杂交育种第106-107页
参考文献第107-115页
致谢第115-116页
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:第116-117页
附录第117-121页

论文共12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嵌入式Linux与MiniGUI的研究和移植
下一篇:新颖性宽限期规则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