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各种防治方法论文--生物防治论文

淡紫拟青霉固体发酵技术研究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9-18页
 1 植物线虫病害概况及其综合治理第9-11页
   ·植物线虫的危害第9页
   ·植物线虫病害的综合治理第9-11页
     ·常用防治方法第9-10页
     ·生物防治第10-11页
 2 淡紫拟青霉的研究进展第11-15页
   ·淡紫拟青霉的生物学特性第11-12页
   ·淡紫拟青霉防治线虫的机制第12页
   ·淡紫拟青霉在土壤中的定殖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第12-13页
   ·淡紫拟青霉的使用第13-14页
     ·使用剂量第13页
     ·使用方法及影响防效因子第13-14页
   ·淡紫拟青霉的发酵技术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固体发酵第14页
     ·液体发酵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发酵工艺第15页
 3 其它产孢真菌固体发酵第15-16页
 4 固体发酵设备的研究第16页
 5 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页
 6 研究内容第16-18页
   ·淡紫拟青霉固体发酵配方初步筛选第16页
   ·淡紫拟青霉菌种配方的优化和确定第16页
   ·淡紫拟青霉生产配方的优化和确定第16-17页
   ·淡紫拟青霉固体发酵工艺研究第17页
   ·淡紫拟青霉耐药性测定第17-18页
第二章 淡紫拟青霉固体发酵配方初步筛选第18-23页
 1 材料及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·供试菌株第18页
   ·培养基制备第18页
   ·菌种的制备及用量第18-19页
   ·培养条件第19页
   ·菌落扩展测定第19页
   ·孢子含量测定第19页
   ·数据统计分析第19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19-22页
   ·不同琼脂培养基对36-1菌株生长的影响第19-20页
   ·米糠和玉米粉不同配比对D_(21)菌株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米糠和玉米粉不同配比对D_(21)菌株生长的影响第20页
     ·米糠和玉米粉不同配比对D_(21)菌株产孢的影响第20-21页
   ·玉米秆和玉米粉不同配比对D_(21)菌株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第21-22页
     ·玉米秆和玉米粉不同配比对D_(21)菌株生长的影响第21-22页
     ·玉米秆和玉米粉不同配比对D_(21)菌株产孢的影响第22页
 3 结论和讨论第22-23页
第三章 淡紫拟青霉菌种配方的优化和确定第23-26页
 1 材料和方法第23页
   ·固体发酵菌种的制备及用量第23页
   ·不同加水含量菌种固体培养基的制备第23页
   ·培养条件第23页
   ·孢子含量和产孢量测定第23页
   ·数据统计分析第23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23-25页
 3 结论和讨论第25-26页
第四章 淡紫拟青霉生产配方的优化和确定第26-37页
 1 材料和方法第26-28页
   ·菌种的制备及用量第26页
   ·不同加水含量固体培养基的制备第26页
   ·不同氮源固体培养基的制备第26页
   ·不同蔗糖量固体培养基的制备第26页
   ·正交试验培养基的制备第26-27页
   ·验证正交试验最佳配方培养基的制备第27页
   ·培养条件第27页
   ·菌落扩展测定第27页
   ·孢子含量和产孢量测定第27页
   ·数据统计分析第27-28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28-36页
   ·不同加水含量对36-1菌株生长的影响第28页
   ·添加不同氮源的对36-1菌株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第28-31页
     ·添加不同氮源的对36-1菌株生长的影响第28-29页
     ·添加不同氮源的对36-1菌株产孢的影响第29-31页
   ·添加不同蔗糖量对36-1菌株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 ·添加不同蔗糖量对36-1菌株生长影响第31页
     ·添加不同蔗糖量对36-1菌株产孢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·正交试验结果第32-35页
     ·不同试验号对淡紫拟青霉36-1生长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 ·不同试验号对淡紫拟青霉36-1产孢量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 ·不同因子对淡紫拟青霉36-1产孢量的影响第34-35页
   ·正交试验最佳配方验证结果第35-36页
 3 结论和讨论第36-37页
第五章 淡紫拟青霉固体发酵工艺研究第37-43页
 1 材料及方法第37-38页
   ·供试菌株和固体发酵菌种第37页
   ·不同接种量固体发酵培养基的制备第37页
   ·不同发酵周期固体发酵培养基的制备第37页
   ·不同接种量的设置第37页
   ·发酵周期的设置第37页
   ·固体发酵产物在室温条件下保存对孢子萌发影响第37页
   ·培养条件第37页
   ·孢子含量和产孢量测定第37页
   ·孢子萌发率测定第37-38页
   ·数据统计分析第38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38-42页
   ·不同接种量对淡紫拟青霉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第38-40页
     ·不同接种量对淡紫拟青霉生长影响第38页
     ·不同接种量对淡紫拟青霉产孢的影响第38-40页
   ·发酵周期对发酵产物产孢及孢子萌发率的影响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发酵周期对发酵产物产孢的影响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发酵周期对发酵产物孢子萌发率的影响第41页
   ·室温下发酵产物不同贮存时间对孢子萌发率的影响第41-42页
 3 结论和讨论第42-43页
第六章 淡紫拟青霉对常用杀线剂和杀菌剂的耐药性第43-47页
 1 材料和方法第43-44页
   ·材料第43页
     ·药剂第43页
   ·方法第43页
     ·药剂浓度第43页
     ·含不同药液浓度平板培养基制备第43页
     ·孢子悬浮液制备第43页
     ·接菌及培养第43页
   ·观察和记录结果第43-44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44-46页
   ·不同杀线虫剂对淡紫拟青霉36-1菌株生长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·不同杀菌剂对淡紫拟青霉36-1菌株生长的影响第45-46页
 3 结论和讨论第46-47页
研究前景与展望第47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5页
致谢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静脉注射纳米羟基磷灰石水溶胶体系的稳定性及血液相容性研究
下一篇:网络格式合同的法律规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