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2页 |
| 第1章 导论 | 第12-26页 |
| ·论文的选题与研究意义 | 第12-15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15-20页 |
| ·金融市场微观结构领域的流动性问题研究 | 第15-17页 |
| ·资产定价理论领域流动性问题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| ·国外对期货市场流动性问题的研究 | 第18-19页 |
| ·国内对流动性问题的研究 | 第19-20页 |
| ·期货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传导分析 | 第20-22页 |
| ·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| 第22-26页 |
| 第2章 期货市场流动性形成机理 | 第26-55页 |
| ·期货流动性的概念与内涵 | 第26-30页 |
| ·经济学界对“流动性”没有权威和统一的界定 | 第26-27页 |
| ·期货市场及其合约的特点与流动性 | 第27-29页 |
| ·本文对期货流动性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29-30页 |
| ·流动性的微观、中观和宏观度量 | 第30-34页 |
| ·做市商市场的流动性形成机理 | 第34-37页 |
| ·指令驱动的连续竞价市场流动性形成机理 | 第37-45页 |
| ·指令驱动市场的流动性需求与提供 | 第37页 |
| ·指令驱动的连续竞价市场的流动性模型 | 第37-45页 |
| ·期货合约流动性周期理论 | 第45-52页 |
| ·期货合约流动性的一般规律与理论的提出 | 第45-46页 |
| ·实证检验 | 第46-5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2-55页 |
| 第3章 期货市场微观结构与流动性 | 第55-84页 |
| ·交易实施系统与流动性 | 第55-64页 |
| ·集合竞价系统与连续竞价系统的流动性形成与特点比较 | 第55-57页 |
| ·报价驱动系统和指令驱动系统的流动性形成与特点比较 | 第57-59页 |
| ·公开喊价与电子交易系统的流动性形成与特点比较 | 第59-64页 |
| ·交易制度与流动性 | 第64-76页 |
| ·不同交易委托方式下的流动性比较 | 第64-68页 |
| ·期货转现货交易与市场流动性 | 第68页 |
| ·大宗交易制度与市场流动性 | 第68-71页 |
| ·双重交易(dual trade)与流动性 | 第71-76页 |
| ·我国期货市场微观结构的流动性特性及提高流动性的对策 | 第76-81页 |
| ·关于交易实施系统 | 第76-77页 |
| ·关于特定交易制度 | 第77-8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1-84页 |
| 第4章 合约设计与流动性 | 第84-124页 |
| ·最小变动价位与流动性 | 第84-89页 |
| ·期货合约设计中的最小变动价位及其流动性意义 | 第84-85页 |
| ·最小变动价位与市场买卖价差和市场深度 | 第85-87页 |
| ·最小变动价位与市场弹性 | 第87-89页 |
| ·合约规模与流动性 | 第89-91页 |
| ·涨跌停板与期货市场流动性 | 第91-107页 |
| ·涨跌停板制及其研究述评 | 第91-92页 |
| ·不同涨跌停板设置方式下的流动性特性比较 | 第92-94页 |
| ·基于期货保证金制的涨跌停板制与交易者的流动性成本 | 第94-97页 |
| ·涨跌停板制、期货价格波动与流动性 | 第97-100页 |
| ·“流动性干扰假说”的拓展与实证检验 | 第100-107页 |
| ·保证金制与流动性 | 第107-114页 |
| ·不同保证金规定方式下的流动性比较 | 第107-110页 |
| ·保证金对市场深度和成交量的影响机制 | 第110-111页 |
| ·保证金的交易成本效应和机会成本效应 | 第111-112页 |
| ·保证金制度的流动性溢出效应 | 第112-114页 |
| ·交割条款与流动性 | 第114-120页 |
| ·交割选择权(delivery options)对流动性的影响 | 第114-117页 |
| ·现金结算与实物交割对流动性影响的比较 | 第117-12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20-124页 |
| 第5章 交易者与期货市场流动性 | 第124-140页 |
| ·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的特征与市场流动性 | 第124-128页 |
| ·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对流动性的作用机理 | 第128-130页 |
| ·噪声交易与期货市场流动性 | 第130-134页 |
| ·期货市场基于流动性的羊群行为分析 | 第134-13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38-140页 |
| 第6章 宏观环境与期货市场流动性 | 第140-160页 |
| ·我国期货市场制度变迁的流动性效应 | 第140-146页 |
| ·政府针对期货市场的宏观政策取向与期货市场流动性 | 第140-143页 |
| ·制度变迁的流动性效应及其解释 | 第143-146页 |
| ·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流动性关系探讨 | 第146-156页 |
| ·现货市场内在的流动性缺陷与期货市场流动性的重要性 | 第146页 |
| ·现货市场规模对期货市场流动性的影响与制约 | 第146-152页 |
| ·现货市场的发育状况对期货市场流动性的制约 | 第152-156页 |
| ·其他金融市场对期货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| 第156-15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58-160页 |
|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60-164页 |
| ·结论及不足之处 | 第160-163页 |
| ·结论 | 第160-163页 |
| ·不足之处 | 第163页 |
| ·展望 | 第163-16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64-178页 |
| 附表:中国期货市场商品期货分品种交易统计(单位:人民币亿元) | 第178-180页 |
| 致谢 | 第180-181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| 第181-1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