炼钢—连铸—热轧一体化生产调度研究及应用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9页 |
| 1 绪论 | 第9-32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0-16页 |
| ·钢铁行业 MES及其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10-14页 |
| ·生产调度是钢铁企业 MES的核心功能 | 第14-15页 |
| ·选题来源和研究目的 | 第15-16页 |
| ·钢铁企业生产调度概述 | 第16-24页 |
| ·钢铁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| 第16-19页 |
| ·钢铁企业生产调度发展与现状 | 第19-21页 |
| ·一体化生产计划体系及其特点 | 第21-24页 |
| ·局部搜索及其在组合优化中的应用 | 第24-30页 |
| ·组合优化的概念 | 第24-26页 |
| ·优化算法及其研究概况 | 第26-27页 |
| ·局部搜索 | 第27-28页 |
| ·基于局部搜索的Metaheuristic算法 | 第28-30页 |
| ·本文主要工作 | 第30-32页 |
| 2 一体化计划体系下的热轧批量计划编制 | 第32-49页 |
| ·热轧生产计划编制问题介绍 | 第32-40页 |
| ·热轧生产工艺 | 第32-33页 |
| ·热轧批量计划编制要求 | 第33-34页 |
| ·热轧生产计划编制研究现状 | 第34-35页 |
| ·问题提出和数学模型 | 第35-40页 |
| ·VNS算法介绍 | 第40-43页 |
| ·基本 VNS算法 | 第40-42页 |
| ·变邻域搜索算法的扩展 | 第42-43页 |
| ·用于热轧批量计划编制的两阶段变邻域搜索算法 | 第43-47页 |
| ·解编码 | 第44页 |
| ·VNS1算法设计 | 第44-46页 |
| ·VNS2算法设计 | 第46页 |
| ·算法流程 | 第46-47页 |
| ·仿真实验 | 第47-4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| 3 一体化计划体系下的炼钢—连铸计划编制 | 第49-62页 |
| ·一体化体系下的炼钢—连铸计划编制模型 | 第49-56页 |
| ·炼钢连铸生产过程介绍 | 第49-53页 |
| ·问题提出与数学模型 | 第53-56页 |
| ·多目标模拟退火算法用于求解炉次计划编制问题 | 第56-59页 |
| ·模拟退火算法介绍 | 第56-57页 |
| ·多目标组合优化相关概念及求解策略 | 第57-58页 |
| ·多目标模拟退火算法 | 第58-59页 |
| ·MVNS算法 | 第59-60页 |
| ·仿真实验 | 第60-6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| 4 一体化计划体系下的加热炉调度算法研究 | 第62-73页 |
| ·加热炉生产调度问题描述 | 第62-66页 |
| ·加热炉生产工艺介绍 | 第62-64页 |
| ·加热炉生产调度约束 | 第64-65页 |
| ·加热炉生产调度数学模型 | 第65-66页 |
| ·遗传局部搜索算法 | 第66-69页 |
| ·用于加热炉调度的遗传局部搜索算法 | 第69-71页 |
| ·仿真实验 | 第71-7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| 5 炼钢—连铸生产动态调度问题研究 | 第73-83页 |
| ·基于准时制的钢铁生产动态调度思想 | 第73-76页 |
| ·准时制思想介绍 | 第73页 |
| ·准时制思想在生产调度中的应用 | 第73-75页 |
| ·钢铁生产动态调度及准时制思想在其中的应用 | 第75-76页 |
| ·炼钢—连铸生产动态调度 | 第76-78页 |
| ·炼钢—连铸生产动态调度问题描述 | 第76-77页 |
| ·炼钢—连铸生产动态调度数学模型 | 第77-78页 |
| ·进化迭代局部搜索算法 | 第78-80页 |
| ·迭代局部搜索算法 | 第78-79页 |
| ·进化迭代局部搜索算法 | 第79-80页 |
| ·仿真实验 | 第80-8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2-83页 |
| 6 炼钢—连铸—热轧一体化生产计划系统开发 | 第83-97页 |
| ·项目背景和目标 | 第83-84页 |
| ·系统概况 | 第84-86页 |
| ·系统设计思想 | 第86-87页 |
| ·系统设计方案 | 第87-94页 |
| ·总体功能处理模式 | 第88-89页 |
| ·热轧计划编制功能模块设定 | 第89-94页 |
| ·系统实现方案 | 第94-95页 |
| ·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| 第95-9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96-97页 |
| 结论 | 第97-9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99-107页 |
|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情况 | 第107-108页 |
| 创新点摘要 | 第108-109页 |
| 致谢 | 第109-110页 |
|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| 第11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