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绪论 | 第1-33页 |
1 糖类研究的历史回顾 | 第10-13页 |
·糖类和血型 | 第10-11页 |
·糖链和细胞表面的特征 | 第11-12页 |
·糖链和疾病 | 第12-13页 |
·糖链和多细胞生物的生命现象 | 第13页 |
2 糖生物学正在成为生命科学的新前沿 | 第13-18页 |
·糖生物学的崛起 | 第13-14页 |
·各国政府对糖生物学研究的支持 | 第14-17页 |
·英国在糖生物学领域开展的工作 | 第14-15页 |
·日本在糖生物学领域开展的工作 | 第15页 |
·美国在糖生物学领域开展的工作 | 第15-16页 |
·欧洲在糖生物学领域开展的工作 | 第16页 |
·我国在糖生物学领域的新进展 | 第16-17页 |
·近年来糖生物学的突飞猛进 | 第17-18页 |
3 糖化学与糖生物学对人体健康的关系 | 第18-21页 |
4 糖苷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| 第21-25页 |
·糖苷键的化学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| 第21-23页 |
·糖的结构分析 | 第23-24页 |
·糖苷类化合物晶体结构研究进展 | 第24-25页 |
·展望 | 第25页 |
5 论文设计 | 第25-28页 |
·立题依据 | 第25-26页 |
·合成路线的设计 | 第26-2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8-33页 |
第二章 N-(1-二茂铁亚乙基氨基)-N′-β-D-吡喃糖基硫脲的合成与表征 | 第33-44页 |
1 实验部分 | 第34-35页 |
·仪器与试剂 | 第34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4-35页 |
·N-(O-乙酰基-β-D-吡喃糖基)异硫氰酸酯(3)的合成 | 第34-35页 |
·乙酰二茂铁(4)的合成 | 第35页 |
·乙酰二茂铁腙(5)的合成 | 第35页 |
·N-(1-二茂铁亚乙基氨基)-N′-β-D-吡喃糖基硫脲(6)的合成 | 第35页 |
2 结果与讨论 | 第35-39页 |
·结构表征 | 第35-37页 |
·反应过程探讨 | 第37-38页 |
·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| 第38-39页 |
附图 | 第39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4页 |
第三章 具有高度对称双酰肼结构的新型糖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| 第44-56页 |
1 实验部分 | 第45页 |
·仪器与试剂 | 第45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5页 |
·N-(O-乙酰基-β-D-吡喃糖基)硫脲(4)的合成 | 第45页 |
·具有高度对称双酰肼结构的新型糖类化合物(5)的合成 | 第45页 |
2 结果与讨论 | 第45-49页 |
·结构表征 | 第45-47页 |
·反应过程探讨 | 第47-49页 |
附图 | 第49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第四章 芳香醛缩N-氨基-N′-2,3,4,6-四-O-乙酰基半乳糖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| 第56-68页 |
1 实验部分 | 第57页 |
·仪器与试剂 | 第5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7页 |
·化合物1、2、3、4的合成见第三章 | 第57页 |
·2 目标化合物(5)的合成 | 第57页 |
2 结果与讨论 | 第57-61页 |
·结构表征 | 第57-59页 |
·反应过程的探讨 | 第59-61页 |
附图 | 第61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68页 |
第五章 O-乙基-N-2,3,4,6-四-O-乙酰基-β-D-吡喃半乳糖基硫代甲酸乙酯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| 第68-76页 |
1 实验部分 | 第68-72页 |
·仪器与试剂 | 第68页 |
·2,3,4-四-O-乙酰基-β-D-吡喃半乳糖基异硫氰酸酯的制备 | 第68页 |
·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| 第68-69页 |
·晶体数据收集和结构检测 | 第69-72页 |
2 结果与讨论 | 第72-74页 |
·晶体结构解析 | 第72-73页 |
·热分析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6页 |
第六章 N-氨基-(N′-2,3,4,6-四-O-乙酰基-β-D-吡喃半乳糖基)硫脲晶体培养及其结构的解析 | 第76-84页 |
1 实验部分 | 第76-82页 |
·试剂与仪器 | 第76页 |
·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及单晶培养 | 第76页 |
·晶体数据收集及结构测定 | 第76-82页 |
2 结果与讨论 | 第82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4页 |
第七章 苯甲醛缩N-氨基-N′-2,3,4,6-四-O-乙酰基-β-D-吡喃半乳糖基硫脲晶体培养及结构解析 | 第84-93页 |
1 实验部分 | 第84-90页 |
·试剂与仪器 | 第84页 |
·目标化合物的制备 | 第84页 |
·晶体数据收集及结构测定 | 第84-90页 |
2 结果与讨论 | 第90-9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2-93页 |
结论 | 第93-95页 |
致谢 | 第95-9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96-97页 |
独创性声明 | 第97页 |
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| 第9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