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 | 第1-12页 |
一、我国行业协会联合限制竞争现状 | 第12-15页 |
(一) 相关案例 | 第12-13页 |
(二) 我国规制行业协会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相关法律 | 第13-15页 |
1、相关立法 | 第13-14页 |
2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(草拟稿)》的相关规定 | 第14-15页 |
二、行业协会联合限制竞争行为分析 | 第15-24页 |
(一) 市场竞争需要行业协会 | 第15-17页 |
1、行业协会诸多功能的发挥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| 第15页 |
2、行业协会的中介性有利于竞争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| 第15页 |
3、行业协会的自律机制有利于竞争秩序的维护 | 第15-16页 |
4、加入WTO后行业协会有利于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| 第16-17页 |
(二) 行业协会联合限制竞争行为需要反垄断法规制 | 第17-18页 |
1、有碍于效率的提高 | 第17页 |
2、增加中小企业的成本 | 第17-18页 |
3、天然的议价场所 | 第18页 |
(三) 行业协会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主体分析 | 第18-21页 |
1、各国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 | 第18-20页 |
2、行业协会是特殊主体 | 第20-21页 |
(四) 行业协会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 | 第21-24页 |
1、价格卡特尔 | 第21-22页 |
2、数量限制 | 第22页 |
3、划分市场 | 第22-23页 |
4、集体抵制 | 第23页 |
5、信息交换 | 第23-24页 |
6、标准认证 | 第24页 |
三、各国对行业协会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 | 第24-40页 |
(一) 美国对行业协会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制 | 第25-29页 |
1、成文法对行业协会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制 | 第25页 |
2、判例法对行业协会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制 | 第25-29页 |
(二) 欧盟对行业协会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制 | 第29-31页 |
(三) 日本对行业协会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制 | 第31-32页 |
(四) 对我国的启示 | 第32-40页 |
1、在行业自律价方面对我国的启示 | 第33-36页 |
2、在信息交换方面对我国的启示 | 第36-38页 |
3、在标准认证方面对我国的启示 | 第38-40页 |
四、用反垄断法规制我国行业协会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立法设想 | 第40-45页 |
(一) 反垄断法主体适用范围中应明确规定行业协会为特殊主体 | 第40页 |
(二) 反垄断法应将行业协会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纳入规制范围 | 第40-42页 |
1、反垄断法中应明确规定行业协会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具体类型 | 第40-41页 |
2、反垄断法中应建立竞争规则的登记和公开制度 | 第41页 |
3、反垄断法中应建立适用除外制度 | 第41-42页 |
(三) 反垄断法中应建立综合责任制度 | 第42-43页 |
(四) 反垄断法中应建立超脱、独立、权威的反垄断执法机关 | 第43-45页 |
结论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发表文章目录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| 第50-51页 |
承诺书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