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耸结构的风振响应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9页 |
| ·风工程概述 | 第8-17页 |
| ·风的特性 | 第8-12页 |
| ·风对结构的作用 | 第12-16页 |
| ·风的静力作用效应 | 第13-15页 |
| ·风的动力作用效应 | 第15-16页 |
| ·结构的风致响应 | 第16页 |
| ·风工程的研究手段 | 第16-17页 |
| 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| 第二章 高耸结构抗风研究 | 第19-28页 |
| ·高耸结构的分类和发展 | 第19-23页 |
| ·高耸结构的分类 | 第19-20页 |
| ·高耸结构的发展 | 第20-23页 |
| ·高耸结构抗风研究 | 第23-27页 |
| ·高耸结构风洞试验技术 | 第23-26页 |
| ·气动弹性模型试验 | 第25页 |
| ·气动模型试验 | 第25-26页 |
| ·高耸结构抗风理论分析方法 | 第26-27页 |
| ·顺风向响应 | 第27页 |
| ·横风向及扭转响应 | 第2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| 第三章 观光塔气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研究 | 第28-59页 |
| ·工程概况 | 第28-30页 |
| ·设计风速 | 第30页 |
| ·设计基本风速 | 第30页 |
| ·观光塔设计基准风速 | 第30页 |
| ·观光塔水箱处设计风速 | 第30页 |
| ·气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 | 第30-57页 |
| ·结构动力特性计算 | 第30-33页 |
| ·试验设备 | 第33-34页 |
| ·模型设计和制作 | 第34-37页 |
| ·相似准则 | 第34-35页 |
| ·模型设计和制作 | 第35-36页 |
| ·模型检验 | 第36-37页 |
| ·大气边界层风场的模拟 | 第37页 |
| ·试验工况 | 第37-41页 |
| ·试验结果 | 第41-57页 |
| ·位移响应 | 第41-52页 |
| ·加速度响应 | 第52-5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| 第四章 观光塔风振响应计算 | 第59-79页 |
| ·顺风向响应计算 | 第59-69页 |
| ·顺风向风荷载 | 第59-61页 |
| ·时域法 | 第61-64页 |
| ·脉动风速时程的模拟 | 第61-62页 |
| ·动力响应求解 | 第62-64页 |
| ·频域法 | 第64-69页 |
| ·平均风荷载及其响应 | 第64-65页 |
| ·脉动风响应 | 第65-67页 |
| ·静力等效风荷载 | 第67-69页 |
| ·横风向响应计算 | 第69-73页 |
| ·涡激共振现象 | 第69-71页 |
| ·横风向共振风振力 | 第71-73页 |
| ·计算结果分析 | 第73-78页 |
| ·顺风向响应的计算 | 第73-77页 |
| ·时域法 | 第73-75页 |
| ·频域法 | 第75-77页 |
| ·横风向响应的计算 | 第77页 |
| ·与风洞试验结果的比较 | 第77-7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8-79页 |
|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79-81页 |
| ·本文结论 | 第79页 |
| ·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| 第79-8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1-84页 |
| 致谢 | 第84-85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