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第一章 引言 | 第1-20页 |
| ·密码学简史 | 第13-15页 |
| ·量子密码术概况 | 第15-1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7-20页 |
| 第二章 量子密码术及量子密钥的安全性 | 第20-37页 |
| ·量子密码术原理 | 第20-22页 |
| ·一次性便笺密码 | 第20-21页 |
| ·准单光子信息编码 | 第21-22页 |
| ·量子密钥的安全性 | 第22-34页 |
| ·量子不可克隆定理 | 第23-25页 |
| ·测量导致对量子信息的扰动 | 第25-26页 |
| ·量子密钥分发及其安全问题 | 第26-3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4-37页 |
| 第三章 实际量子保密通信系统的安全性研究 | 第37-47页 |
| ·弱激光脉冲的性质 | 第37-38页 |
| ·实际QKD系统的安全性分析 | 第38-43页 |
| ·基于多光子分束窃听和单光子最佳攻击相结合方案的基本原理 | 第38-41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1-43页 |
| ·结论 | 第43-4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| 第四章 单光子源及其单光子探测 | 第47-58页 |
| ·对单光子源选择的实验方案 | 第47-51页 |
| ·方案一: 利用参量下转换技术获得单光子源 | 第47-48页 |
| ·方案二: 激发金刚石晶体得到单光子 | 第48-49页 |
| ·方案三: 量子点(Quantum Dot,QD)产生单光子 | 第49-50页 |
| ·方案四: 衰减加调制激光获得单光子源 | 第50-51页 |
| ·单光子探测 | 第51-56页 |
| ·Si-APD的被动工作模式 | 第52-53页 |
| ·Si-APD的主动工作模式 | 第53-54页 |
| ·Si-APD的门电路工作模式 | 第54页 |
| ·主动淬灭与快恢复相结合的全主动抑制技术 | 第54-5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| 第五章 结论 | 第58-59页 |
| 本文工作的意义和创新点 | 第58-59页 |
|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9-60页 |
| 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