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烟草工业论文--基础科学论文

改性醋酸纤维丝束及其在烟气过滤中的应用研究

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9页
第一章 序论第19-30页
   ·烟用滤材的发展与现状第19-21页
     ·纸质滤嘴第19页
     ·醋酸纤维滤嘴第19-20页
     ·聚丙烯滤嘴第20-21页
   ·改进型醋酸纤维卷烟滤材的研究第21-28页
     ·降焦减害添加剂在卷烟滤嘴中的应用研究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·多孔吸附剂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·化学作用类添加剂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·中草药添加剂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·生物添加剂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·纳米材料第26页
     ·复合嘴棒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·二元复合滤嘴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·气相活性炭滤嘴第27页
       ·三元复合滤嘴第27-28页
   ·本文研究的目的、内容及创新点第28-30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28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28页
     ·本论文的创新性第28-30页
第二章 卷烟滤材的过滤机制及烟气有害成分的测试第30-51页
 引言第30页
   ·卷烟烟气概述第30-36页
     ·主流烟气和侧流烟气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卷烟烟气气溶胶的形成及特征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·气溶胶的形成过程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·主流烟气中气溶胶的形成机制第32页
       ·烟气气溶胶的特性第32-33页
     ·烟气的主要化学成分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·烟碱第34页
       ·稠环芳烃第34页
       ·含氮类化合物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·酚类物质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·一氧化碳第36页
       ·自由基第36页
   ·卷烟滤材对烟气的过滤机制第36-41页
     ·粒相过滤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·烟气微粒的直接拦截过滤机制第38页
       ·烟气微粒的惯性碰撞过滤机制第38页
       ·扩散沉积过滤机制第38-39页
     ·气相过滤第39页
     ·滤嘴过滤效率第39-41页
   ·卷烟烟气有害成分的测试第41-51页
     ·卷烟烟气中焦油含量的测试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·测试原理第41页
       ·仪器与试剂第41页
       ·卷烟烟气总粒相物测定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·卷烟烟气总粒相物中水分的测定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·卷烟烟气焦油的测定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卷烟烟气中烟碱(尼古丁)含量的测试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·测定原理第44页
       ·仪器与试剂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·尼古丁测定的色谱工作条件第45页
       ·实验步骤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卷烟烟气中气相一氧化碳含量的测试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·测试原理第46页
       ·仪器与试剂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·实验步骤第47页
     ·卷烟烟气中烟草特有亚硝胺含量的测试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·烟草特有亚硝胺(TSNA)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·测试原理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·仪器与试剂第49页
       ·气相色谱仪及TEA分析条件第49页
       ·实验步骤第49-51页
第三章 降焦减害添加剂的筛选及研制第51-67页
 引言第51页
   ·油剂添加剂的筛选第51-55页
     ·油剂流动性能的评价第51-52页
     ·油剂乳化稳定性评价第52-53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53-55页
   ·油剂添加剂—壳聚糖的改性研究第55-60页
     ·壳聚糖改性的研究思路第55-56页
     ·壳聚糖改性添加剂的研制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·仪器与试剂第56页
       ·改性添加剂(壳聚糖—g—β—环糊精)的合成第56页
       ·改性添加剂的表征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·改性添加剂的评价第58-59页
     ·结论第59-60页
   ·浆液添加剂的筛选第60-61页
     ·复合嘴棒加工工艺条件第60-61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61页
   ·纺丝浆液添加剂—多孔淀粉的改性研究第61-67页
     ·多孔淀粉改性的研究思路第62-63页
     ·多孔淀粉改性添加剂的研制第63页
       ·仪器与试剂第63页
       ·多孔淀粉的改性第63页
       ·酶活测定第63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·烟气评价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·改性添加剂的热稳定性第64页
       ·酸碱稳定性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·丙酮对酶活的影响第65页
       ·抗自由基评价第65-66页
     ·结论第66-67页
第四章 改性醋酸纤维丝束工艺方案及研制第67-94页
 引言第67页
   ·常规烟用醋酸纤维丝束的制备第67-70页
     ·二醋酸纤维素片(醋片)的合成第67-69页
     ·纺丝第69页
     ·醋酸纤维丝束的制备工艺流程第69-70页
   ·改性醋酸纤维丝束的研制第70-86页
     ·油剂添加剂的实施方案及改性醋酸纤维丝束的制备第70-75页
       ·改性工艺方案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·乳液的配制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·改性醋酸纤维丝束的制备第73页
       ·改性醋酸纤维丝束的性能评价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74-75页
     ·浆液添加剂的实施方案及改性醋酸纤维丝束的制备第75-86页
       ·改性工艺方案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·添加剂的预处理第76-79页
       ·纳米二氧化硅改性醋酸纤维丝束的制备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·多孔淀粉改性醋酸纤维丝束的制备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81-86页
   ·改性醋酸纤维丝束的加工性能研究第86-88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与仪器第86页
     ·丝束成型试验方法第86-87页
     ·滤棒的检测指标第87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87-88页
   ·改性醋酸纤维丝束去除烟气中有害成份的研究第88-94页
     ·常规烟气分析第88-89页
     ·对烟气中亚硝胺的去除作用研究第89-90页
     ·对烟气中稠环芳烃的去除作用研究第90页
     ·对烟气中自由基的去除作用研究第90-92页
       ·材料和设备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·焦油自由基的捕集及测定第91页
       ·气相自由基的捕集及测定第91页
       ·测试结果第91-92页
     ·烟气的品吸第92-94页
第五章 改性醋酸纤维丝束过滤烟气的机理探讨第94-105页
 引言第94页
   ·改性醋酸纤维丝束抽吸烟气后的表面状态第94-95页
   ·粒相过滤机制的增强第95页
   ·电荷吸附与氢键缔合第95页
   ·改性醋酸纤维物理吸附能力的研究分析第95-102页
     ·BET吸附理论第96页
     ·孔容积及孔径分布测试原理第96-99页
     ·改性丝束比表面积的测定第99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99-102页
   ·改性醋酸纤维对亚硝胺的吸附机理第102-103页
   ·改性醋酸纤维对自由基的清除机理第103-105页
第六章 结论与展望第105-107页
参考文献第107-115页
图表说明第115-118页
作者简介第118-121页
致谢第121页

论文共12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Toll样受体在新生儿感染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
下一篇:Connexin43基因与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机制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