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房屋建筑设备论文--空气调节、采暖、通风及其设备论文

被动复合式下向通风降温技术在建筑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--以武汉高校为例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2页
1 绪论第12-31页
   ·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·课题来源、选题的原因和意义第13-20页
   ·相关概念界定、与下向通风降温相关的概念第20-22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动态第22-28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28-30页
   ·研究框架第30-31页
2 建筑被动式通风降温技术的类型及其技术适应性第31-59页
   ·建筑通风的作用第31页
   ·建筑通风的方法第31-32页
   ·建筑通风与建筑负荷类型的关系第32-33页
   ·被动式降温方式分类第33-36页
   ·被动式通风降温的分类第36-37页
   ·自然通风的原理第37-39页
   ·自然通风降温的影响因子第39-40页
   ·被动式通风降温的类型第40-5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8-59页
3 关于被动式下向通风降温技术的理论思考第59-78页
   ·被动式下向通风降温技术(PDC)的缘起第59-61页
   ·被动式下向通风与被动式蒸发冷却下向通风降温技术的原理第61-65页
   ·PDEC的理论研究第65-66页
   ·国内外应用研究概况第66-69页
   ·PDEC的优势第69-70页
   ·PDEC技术在湿热地区应用的障碍第70-71页
   ·下向通风降温从PDEC到PHDC的发展趋势第71-72页
   ·PHDC系统在当前的研究和应用第72-7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6-78页
4 基于PHDC的室内外气候参数研究——以武汉地区为例第78-100页
   ·利用PDEC降温的建筑室内热舒适性研究第78-80页
   ·自然通风/自然运行建筑室内热舒适研究第80-86页
   ·本研究热舒适模型的选择第86页
   ·武汉地区过渡季室内设计参数研究第86-91页
   ·武汉地区利用PHDC通风降温的建筑室外设计参数假定第91-92页
   ·从理论计算角度验证室内外设计参数的可行性第92-94页
   ·Airpak CFD模拟软件简介第94-95页
   ·模拟结果及分析第95-9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9-100页
5 武汉地区过渡季节应用PHDC通风降温的潜力研究第100-109页
   ·自然通风潜力研究概述第100-101页
   ·建筑自然通风潜力分析影响因素第101-102页
   ·武汉地区室外气象数据分析第102-103页
   ·武汉市公共建筑应用PDC和PHDC通风降温的潜力第103-105页
   ·限定过渡季节为气候研究范围的理由第105-106页
   ·武汉高校教学类建筑利用PHDC通风降温的潜力第106-10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8-109页
6 基于PHDC的教学用房分类及室内热环境计算与模拟研究第109-150页
   ·按人员规模分类第109-111页
   ·基于PHDC的建筑空间组合第111-115页
   ·理论计算与模拟研究第115-14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49-150页
7 结论第150-156页
   ·研究的结论第150-154页
   ·研究创新点第154页
   ·存在的问题和后续研究展望第154-156页
致谢第156-157页
参考文献第157-165页
附录1 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65页

论文共1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型水轮发电机组轴系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
下一篇:高效、高精度气体非灰辐射模型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