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服胸腺肽肠溶微球的实验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前言 | 第9-14页 |
第一章 胸腺肽肠溶微球的制备 | 第14-33页 |
1 仪器及试药 | 第14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14-16页 |
·胸腺肽原料药蛋白含量测定 | 第14-15页 |
·标准曲线 | 第14页 |
·胸腺肽原料药蛋白含量测定 | 第14-15页 |
·辅料对蛋白含量测定的影响 | 第15页 |
·空白辅料的影响 | 第15页 |
·回收率 | 第15页 |
·胸腺肽肠溶微球的制备 | 第15页 |
·微球表征 | 第15页 |
·微球载药量及包封率测定 | 第15页 |
·微球粒径 | 第15页 |
·微球表观及内部结构 | 第15页 |
·体外释药实验 | 第15-16页 |
3 结果与讨论 | 第16-33页 |
·胸腺肽原料药蛋白含量测定 | 第16页 |
·辅料对蛋白含量测定的影响 | 第16-17页 |
·微球制备 | 第17-19页 |
·制剂因素对微球包封率的影响 | 第19-24页 |
·醇水体积比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·初始载药量的影响 | 第20-22页 |
·聚合物浓度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·制备温度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·微球释药特性 | 第24-31页 |
·释药的pH依赖性 | 第24-26页 |
·初始载药量的影响 | 第26-28页 |
·制备温度的影响 | 第28-31页 |
4 本章小结 | 第31页 |
5 参考文献 | 第31-33页 |
第二章 胸腺肽肠溶包衣微球的制备 | 第33-45页 |
1 仪器与试药 | 第33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33-35页 |
·肠溶包衣微球制备 | 第33-34页 |
·荧光包衣微球制备 | 第34页 |
·辅料对蛋白含量测定的影响 | 第34页 |
·空白辅料的影响 | 第34页 |
·回收率 | 第34页 |
·包衣微球表征 | 第34页 |
·包衣微球载药量及包封率测定 | 第34页 |
·共聚焦激光扫描电镜 | 第34页 |
·体外释药实验 | 第34-35页 |
3 结果与讨论 | 第35-43页 |
·辅料对蛋白测定的影响 | 第35页 |
·包衣微球制备 | 第35-37页 |
·包衣过程对包封率和体外释药的影响 | 第37-41页 |
·包衣材料与核芯微球比例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·包衣液体积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·对三批微球进行包衣 | 第41-43页 |
4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5 参考文献 | 第44-45页 |
第三章 微球体内药效学评价 | 第45-52页 |
1 试药与动物 | 第45-46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46-47页 |
·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 | 第46页 |
·绵羊红细胞悬液制备 | 第46页 |
·小鼠淋巴细胞悬液制备 | 第46-47页 |
·Et花环形成实验 | 第47页 |
3 结果与讨论 | 第47-50页 |
·实验原理 | 第47-48页 |
·口服胸腺肽微球制剂对小鼠Et花环形成率的影响 | 第48-50页 |
4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5 参考文献 | 第51-52页 |
全文总结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4-55页 |
综述 | 第55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