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金融业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理论基础 | 第1-53页 |
第一节 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理论基础 | 第16-47页 |
第二节 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理论基础 | 第47-53页 |
第二章 金融业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实践及启示 | 第53-73页 |
第一节 美国金融业的分与合 | 第53-62页 |
第二节 混业经营的典型——德国的金融业 | 第62-67页 |
第三节 其它西方国家的金融经营体制 | 第67-69页 |
第四节 中国金融业经营体制的实践 | 第69-70页 |
第五节 金融业经营体制变迁的内在动因及启示 | 第70-73页 |
第三章 WTO 背景下中国证券业发展的趋势——混业经营 | 第73-92页 |
第一节 服务贸易总协定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 | 第73-78页 |
第二节 中国的入世承诺与证券业的开放 | 第78-85页 |
第三节 实践承诺后中国证券业面临的竞争环境 | 第85-87页 |
第四节 市场发展最终要求中国证券业走向混业经营 | 第87-92页 |
第四章 中国证券业走向混业经营的约束条件 | 第92-124页 |
第一节 制度性缺陷约束 | 第92-100页 |
第二节 上市公司整体价值不高的约束 | 第100-102页 |
第三节 中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约束 | 第102-117页 |
第四节 证券公司融资渠道狭窄的制约 | 第117-120页 |
第五节 证券业集中度低的约束 | 第120-121页 |
第六节 法律监管制度缺陷的约束 | 第121-124页 |
第五章 完善证券业混业经营的内外部条件 | 第124-169页 |
第一节 推行制度创新、转换经营机制 | 第125-130页 |
第二节 优化市场结构、建立多层次市场体系 | 第130-140页 |
第三节 重构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 | 第140-169页 |
第六章 中国混业经营的模式选择 | 第169-187页 |
第一节 几种混业经营的模式比较 | 第169-173页 |
第二节 几种模式产生的背景及作用 | 第173-179页 |
第三节 混业经营与中国证券业的发展 | 第179-187页 |
第七章 混业经营与中国金融业的监管 | 第187-199页 |
第一节 混业经营对金融监管的挑战 | 第187-189页 |
第二节 建立有效的监管体制 | 第189-193页 |
第三节 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监管 | 第193-196页 |
第四节 加快完善金融立法 | 第196-19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99-203页 |
后记 | 第20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