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中梁罐车液体晃动载荷下受力分析
第1章 绪论 | 第1-14页 |
·无中梁罐车发展概况 | 第9-10页 |
·国外无中梁罐车简介 | 第9页 |
·我国无中梁罐车现状分析 | 第9-10页 |
·分析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问题所在 | 第11-14页 |
·横向力 | 第12页 |
·横向振动加速度及平稳性 | 第12页 |
·垂向振动加速度及平稳性 | 第12页 |
·G70K小结 | 第12页 |
·车辆故障检查及可靠性试验数据分析 | 第12-13页 |
·动力学性能结论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车体承受的载荷特征 | 第14-18页 |
·垂直载荷 | 第14-15页 |
·垂直静载荷 | 第14页 |
·垂直动载荷 | 第14-15页 |
·纵向力 | 第15-16页 |
·纵向冲击力 | 第16页 |
·惯性力 | 第16页 |
·罐体压力 | 第16-18页 |
·罐体内蒸发气体的压力 | 第16页 |
·液体冲击力 | 第16-17页 |
·液体晃动产生的压力 | 第17-18页 |
第3章 液体自由晃动载荷 | 第18-37页 |
·液固耦合的计算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流体力学基础 | 第19-30页 |
·流体的基本物理性质 | 第19-22页 |
·流体动力学方程 | 第22页 |
·部分充液刚体系统动力学 | 第22-26页 |
·液体晃动对系统动力学的影响 | 第26-30页 |
·液体自由晃动频率的计算 | 第30-37页 |
·液体晃动模型的建立 | 第31-34页 |
·罐内液体自由晃动频率的计算 | 第34-35页 |
·液体晃动对雄体的作用力 | 第35-37页 |
第4章 车体建模及有限元分析 | 第37-44页 |
·采用的软件的介绍 | 第37-38页 |
·车体结构 | 第38页 |
·计算模型 | 第38-40页 |
·SHELL93单元特性介绍 | 第38-39页 |
·计算模型的建立 | 第39-40页 |
·各种计算载荷工况的确定 | 第40-41页 |
·第一工况第一种载荷组合方式 | 第40页 |
·第一工况第二种载荷组合方式 | 第40页 |
·第二工况 | 第40-41页 |
·各工况下计算结果 | 第41-44页 |
·第一工况拉伸 | 第42页 |
·第一工况压缩 | 第42-43页 |
·第二工况 | 第43-44页 |
第5章 整体及局部应力的评定与分析 | 第44-50页 |
·车体强度评定标准 | 第44-45页 |
·强度理论的选用 | 第44页 |
·各工况下的应力合成 | 第44-45页 |
·许用应力 | 第45页 |
·整体应力评定 | 第45-47页 |
·各工况下应力云图 | 第45-47页 |
·应力分析 | 第47页 |
·关键部位应力评定 | 第47-48页 |
·第一工况拉伸 | 第47-48页 |
·第一工况压缩 | 第48页 |
·第二工况 | 第48页 |
·结论 | 第48-50页 |
第6章 改进枕梁腹板受力状况的建议 | 第50-58页 |
·工艺孔形状的改进 | 第50-52页 |
·工艺孔采用直边,改变该直边的斜度 | 第50-51页 |
·工艺孔在靠近牵引梁测的长度变化 | 第51-52页 |
·工艺孔为圆弧的情况 | 第52页 |
·枕梁腹板厚度的变化 | 第52-56页 |
·枕梁侧盖板形状的变化 | 第56-58页 |
结论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