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问题研究
内容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引言 | 第7-10页 |
第1章 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| 第10-19页 |
·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理论基础 | 第10-12页 |
·会计信息公共物品属性 | 第10-11页 |
·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11页 |
·会计信息的垄断性 | 第11-12页 |
·会计信息披露监管:反对观点 | 第12-14页 |
·管制俘获说 | 第12-13页 |
·管制寻租说 | 第13页 |
·管制供求说 | 第13-14页 |
·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产生的博弈分析 | 第14-19页 |
·初次博弈的分析 | 第14-15页 |
·重复博弈中纳什均衡分析 | 第15-16页 |
·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出现的内在动因分析 | 第16-19页 |
第2章 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国际比较 | 第19-27页 |
·美国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体系 | 第19-22页 |
·美国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主体框架 | 第19-20页 |
·美国会计信息披露监管规范体系 | 第20-21页 |
·公共监管机构不断加强监管和安然事件 | 第21-22页 |
·英国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体系 | 第22-24页 |
·英国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主体框架 | 第23页 |
·英国会计信息披露监管规范体系 | 第23-24页 |
·日本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模式 | 第24-26页 |
·日本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主体框架 | 第24-25页 |
·日本会计信息披露监管规范 | 第25-26页 |
·各国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共性分析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27-35页 |
·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基本状况 | 第27-29页 |
·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制度框架体系 | 第27页 |
·初步形成了政府监管型的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框架 | 第27-29页 |
·自律监管进一步发展 | 第29页 |
·证监会对会计信息披露违规处罚及其效果分析 | 第29-32页 |
·违规处罚的依据 | 第29-30页 |
·处罚的种类和方式 | 第30页 |
·监管机构对违规行为的处罚状况 | 第30-32页 |
·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2-35页 |
·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主体角色定位冲突 | 第32-33页 |
·监管机构不能及时发现问题 | 第33-34页 |
·监管处罚不力 | 第34页 |
·行业自律组织监管薄弱 | 第34-35页 |
第4章 会计信息披露监管问题的成因分析 | 第35-43页 |
·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失灵的理论分析 | 第35-36页 |
·监管成本收益分析 | 第35页 |
·监管具有“内部性”制约 | 第35-36页 |
·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机构职权的缺失 | 第36-37页 |
·证监会受到过多行政干预,监管职能不足 | 第36-37页 |
·证监会的权利与责任不对称 | 第37页 |
·证监会的监管力量薄弱 | 第37页 |
·监管机构目标导向存在弊端 | 第37-39页 |
·会计准则制定安排不合理 | 第39-40页 |
·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方面存在问题 | 第40-43页 |
·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监管制度不规范 | 第40-41页 |
·民事法律责任相关规定相对弱化 | 第41页 |
·法律规范存在着不协调现象 | 第41-43页 |
第5章 会计信息披露监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43-55页 |
·当前国内外对上市公司监管评价现状 | 第43-44页 |
·开展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评价的作用与意义 | 第44-45页 |
·构建会计信息披露监管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| 第45-46页 |
·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评价指标体系 | 第46-54页 |
·公司治理结构指标 | 第47-49页 |
·利益相关者保障指标 | 第49-50页 |
·信息披露指标 | 第50-52页 |
·监管控制指标 | 第52-54页 |
·评分计算 | 第5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6章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政策建议 | 第55-60页 |
·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目标定位:投资者利益保护 | 第55-56页 |
·完善监管组织结构、协调准则制定机制 | 第56-57页 |
·增强信息披露违规处罚力度 | 第57-58页 |
·加强信息披露监管能力制度建设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2页 |
后记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