具有情感的自主化虚拟人关键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20页 |
·虚拟人的提出和发展 | 第9-11页 |
·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| 第11-15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20页 |
·研究任务和创新点 | 第20页 |
·论文结构 | 第20-2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虚拟人的运动控制 | 第22-26页 |
·虚拟人运动控制分析 | 第22-24页 |
·实现虚拟人运动的技术 | 第24-2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自主化虚拟人的研究 | 第26-31页 |
·虚拟人与智能Agent技术的结合 | 第26-27页 |
·自主化虚拟人系统的设计 | 第27-2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9-31页 |
第四章 模糊逻辑系统 | 第31-45页 |
·引言 | 第31-32页 |
·模糊器和解模糊器 | 第32-35页 |
·相关数学理论 | 第32-33页 |
·模糊器 | 第33-34页 |
·解模糊器 | 第34-35页 |
·模糊规则库 | 第35-38页 |
·相关数学理论 | 第35-37页 |
·模糊规则库 | 第37-38页 |
·模糊推理机 | 第38-44页 |
·相关数学理论 | 第38-41页 |
·模糊推理机 | 第41-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五章 基于模糊逻辑系统的行为规划模型 | 第45-53页 |
·概述 | 第45页 |
·相关研究 | 第45-46页 |
·非语言交流 | 第46-47页 |
·行为选择过程 | 第47-49页 |
·基于模糊逻辑系统的行为规划模块 | 第49-50页 |
·行为选择器的模糊逻辑模型 | 第49-50页 |
·模糊逻辑模型的处理过程 | 第50页 |
·模糊逻辑系统的构建 | 第50-52页 |
·模糊变量定义 | 第51-52页 |
·模糊规则制定 | 第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六章 人工情感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研究 | 第53-63页 |
·人工情感理论 | 第53-54页 |
·理论概述 | 第53页 |
·情感与认知 | 第53-54页 |
·情感的性质 | 第54页 |
·虚拟人的情感研究 | 第54-55页 |
·动态贝叶斯网络 | 第55-60页 |
·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基本思想 | 第55-58页 |
·HMM模型的基本问题和算法 | 第58-60页 |
·动态贝叶斯网络 | 第60-62页 |
·表达 | 第61页 |
·推导 | 第61-6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七章 基于DBN的虚拟人情感建模 | 第63-67页 |
·关于性格和情感的心理学模型 | 第63-64页 |
·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情感模型 | 第64-66页 |
·情绪到情感的变换 | 第6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八章 分布式虚拟环境中的情感化虚拟人实现 | 第67-75页 |
·基于Web的分布式虚拟环境设计 | 第67-68页 |
·虚拟人设计和实现的整体考虑 | 第68页 |
·针对目标的行为选择的实现 | 第68-70页 |
·规划、行为和动作的形式化描述 | 第68-69页 |
·行为选择的实现 | 第69-70页 |
·基于H-Anim的人物造型以及动作实现 | 第70-7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5-77页 |
·总结 | 第75-76页 |
·展望 | 第76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3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| 第83-84页 |
发表论文 | 第83页 |
参加科研项目 | 第83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