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像有损压缩方法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3页 |
| ·图像压缩的意义与作用 | 第10页 |
| ·图像压缩的定义与分类 | 第10-13页 |
| 第二章 图像编码基础 | 第13-23页 |
| ·图像表示与编码质量评价 | 第13-17页 |
| ·图像的表示方法 | 第13-15页 |
| ·图像编码算法质量评价 | 第15-17页 |
| ·信息论基础与熵编码 | 第17-23页 |
| ·离散信源与熵理论 | 第18-19页 |
| ·Huffman编码 | 第19-21页 |
| ·算术编码 | 第21-23页 |
| 第三章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图像编码方法 | 第23-39页 |
| ·离散余弦变换概述 | 第23-30页 |
| ·正交变换编码原理 | 第23-24页 |
| ·傅里叶变换概述 | 第24-26页 |
| ·离散余弦变换 | 第26-30页 |
| ·行程编码方法及其改进 | 第30-32页 |
| ·行程编码概述 | 第30页 |
| ·改进的行程编码方法 | 第30-32页 |
| ·基于DCT与改进RLE的图像压缩算法 | 第32-35页 |
| ·图像的预处理 | 第32页 |
| ·简单有损行程编码方法 | 第32-33页 |
| ·基于DCT的有损行程编码方法 | 第33-35页 |
| ·基于DCT与改进RLE压缩算法的应用实例 | 第35-39页 |
| ·简单有损行程编码方法实验数据分析 | 第35-37页 |
| ·基于DCT的有损行程编码方法实验数据分析 | 第37-39页 |
| 第四章 小波变换原理 | 第39-58页 |
| ·连续小波变换 | 第39-43页 |
| ·连续小波变换的定义 | 第39-42页 |
| ·连续小波变换的性质 | 第42-43页 |
| ·小波反变换 | 第43页 |
| ·离散小波变换 | 第43-50页 |
| ·小波变换的离散化与二进小波 | 第43-44页 |
| ·多分辨率分析 | 第44-49页 |
| ·离散小波变换中的边界问题 | 第49-50页 |
| ·提升小波原理 | 第50-58页 |
| ·提升小波变换的基本方法 | 第50-52页 |
| ·传统小波分解成提升小波的过程 | 第52-55页 |
| ·整数小波变换 | 第55-58页 |
| 第五章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编码方法 | 第58-76页 |
| ·嵌入式零树小波编码(EZW) | 第58-67页 |
| ·数字图像的小波变换模型 | 第58-60页 |
| ·图像小波变换域的树表示和编码 | 第60-61页 |
| ·数字图像的嵌入式零树小波编码(EZW) | 第61-67页 |
| ·分层树的集划分算法(SPIHT) | 第67-76页 |
| ·SPIHT算法概述 | 第67-73页 |
| ·SPIHT算法实例分析 | 第73-76页 |
| 第六章 总结 | 第76-78页 |
| ·对本文算法的回顾与评价 | 第76页 |
| ·有损行程编码算法总结 | 第76页 |
| ·基于小波变换编码算法总结 | 第76页 |
| ·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| 第76-7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8-80页 |
| 致谢 | 第80-81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