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被菊新品种选育与花药培养的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目录 | 第5-7页 |
1 引言 | 第7-20页 |
·菊花育种的研究进展 | 第7-8页 |
·地被菊育种 | 第8页 |
·菊花育种中存在的问题 | 第8-9页 |
·花药和花粉培养的研究进展 | 第9-19页 |
·研究概况 | 第10页 |
·花药和花粉培养的方法 | 第10-11页 |
·雄核发育的途径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影响雄核发育的因素 | 第12-16页 |
·花粉植株的倍性鉴定 | 第16-17页 |
·单倍体植株的染色体加倍 | 第17页 |
·花粉培养的意义 | 第17-18页 |
·花粉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 | 第18页 |
·展望 | 第18-19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9-20页 |
2. 地被菊新品种的选育 | 第20-32页 |
·试验地概况 | 第20页 |
·试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0-22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20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20-22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2-31页 |
·地被菊品种的生物学研究 | 第22-24页 |
·物候期 | 第24-25页 |
·品种亲子代的变异观察与分析 | 第25-26页 |
·各主要性状相关性的分析 | 第26页 |
·地被菊花色的遗传分析 | 第26-27页 |
·优株评选 | 第27-31页 |
·讨论 | 第31-32页 |
·地被菊的抗逆性 | 第31页 |
·地被菊的应用形式 | 第31页 |
·关于菊花性状遗传规律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 花药培养 | 第32-46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2-35页 |
·供试材料 | 第32页 |
·小孢子发育时期的观察 | 第32页 |
·花药的消毒与接种 | 第32页 |
·诱导培养基的选择 | 第32-33页 |
·蔗糖浓度筛选 | 第33页 |
·低温预处理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| 第33页 |
·活性炭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·基因型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| 第34页 |
·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 | 第34页 |
·花药培养植株的倍性鉴定 | 第34页 |
·花药培养植株移栽 | 第34页 |
·花粉培养试验 | 第34-35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5-46页 |
·花蕾形态特征与小孢子发育时期的关系 | 第35页 |
·不同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激素种类和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·不同蔗糖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不同基因型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·不同浓度活性炭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·不同低温预处理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 | 第41-42页 |
·试管苗的增殖和生根培养 | 第42-43页 |
·植株的倍性鉴定 | 第43-44页 |
·花药培养植株的移栽 | 第44页 |
·花粉培养试验 | 第44-46页 |
4. 结论 | 第46-47页 |
·实生苗选种 | 第46页 |
·花药培养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1页 |
附表 | 第51-52页 |
导师简介 | 第52-53页 |
个人简介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