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

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动力机制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10页
第一章 导论第10-22页
 1.1 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-11页
 1.2 研究文献综述第11-19页
 1.3 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19-20页
 1.4 研究方法和数据第20-22页
第二章 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第22-32页
 2.1 农业产业结构的总体状况第22-25页
 2.2 农业生产结构的地区布局状况第25-31页
 2.3 本章小节第31-32页
第三章 理论框架第32-42页
 3.1 影响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第32-34页
 3.2 农业生产系统模型分析第34-36页
 3.3 农业与非农产业结构调整第36-38页
 3.4 比较优势的变化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第38-40页
 3.5 本章小节第40-42页
第四章 我国农作物生产技术效率分析第42-55页
 4.1 计量模型第42-43页
 4.2 数据来源第43页
 4.3 估计结果第43-54页
 4.4 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第五章 社会成本收益系数(SCB)的测算第55-60页
 5.1 边界价格的调整和农产品影子价格的估算第55-56页
 5.2 投入品的估算第56-57页
 5.3 具体投入品的估算过程第57-59页
 5.4 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第六章 SCB与我国农业比较优势分析第60-73页
 6.1 主要农作物的SCB分析第60-62页
 6.2 主要农产品相对比较优势分析第62-64页
 6.3 我国分地区主要农产品的相对优势分析第64-69页
 6.4 我国主要农作物的比较优势动态分析第69-71页
 6.5 本章小结第71-73页
第七章 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动力机制第73-82页
 7.1 计量模型与变量选择第73-75页
 7.2 数据来源第75页
 7.3 模型估计结果第75-80页
 7.4 本章小结第80-82页
第八章 我国农业生产布局分析第82-88页
 8.1 我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地区专业化程度分析第83-84页
 8.2 我国主要农作物地区专业化分析第84-86页
 8.3 农作物生产专业化与其比较优势分析第86-87页
 8.4 本章小结第87-88页
第九章 开放农产品市场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第88-95页
 9.1 农产品自由贸易的潜在利益第88-89页
 9.2 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达成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第89-90页
 9.3 开放经济对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影响第90-94页
 9.4 本章小结第94-95页
第十章 结论第95-98页
 10.1 主要研究结论第95-96页
 10.2 政策涵义第96-97页
 10.3 讨论第97-98页
附录第98-108页
主要参考文献第108-114页
致谢第114-115页
作者简介第115页

论文共11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陈寅恪先生“关陇集团理论”解析
下一篇:乳腺癌前不同病变中多种生物标志物免疫组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