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--信息资源及其管理论文

公共信息资源的多元化管理体制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7页
英文摘要第7-17页
0 引言第17-36页
   ·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7-22页
     ·现实背景第17-20页
     ·理论意义第20-22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22-25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发展状况与简要评述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发展状况及简要评述第23-25页
   ·与本文密切相关的三个典型理论及研究领域第25-31页
     ·公共物品理论第25-27页
     ·新公共管理理论第27-29页
     ·第三部门理论第29-31页
   ·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第31-34页
  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多元化管理体制研究的现实意义第32页
  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概念及属性界定第32-33页
     ·经济学视角下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分析第33页
     ·行政学视角下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分析第33页
     ·政府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困境第33页
  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多元化管理体制的构建第33-34页
     ·政府、第三部门和企业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关系与模式第34页
   ·研究的基本假设、方法与论证结构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本文研究的基本假设第34页
     ·本文研究的方法第34页
     ·本文的论证结构第34-35页
   ·本文的拟创新点第35-36页
1 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思想的形成第36-60页
   ·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述评第36-40页
     ·政府信息资源的内涵及分类第36-37页
     ·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范畴与特点第37-40页
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理念和基本内涵第40-55页
  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问题的提出第40-42页
  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的经济学属性探讨第42-44页
  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的一般理解第44-46页
  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特征第46-49页
  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的内在结构及管理层次第49-52页
  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比较第52-55页
   ·管理体制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体制第55-60页
     ·管理体制第55-57页
  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体制的范畴及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第57-58页
  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体制发展的制约因素第58页
     ·多元化的内涵第58-60页
2 公共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第60-89页
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的产权界定第60-67页
  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产权界定的意义第60-62页
  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产权界定的难点第62页
  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的产权性质第62-67页
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配置的含义及原理第67-70页
  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配置的内涵第67-68页
  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测定标准第68-70页
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配置机制与模式第70-82页
     ·产权制度与公共信息资源配置第70页
  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的市场配置第70-73页
  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的政府配置第73-78页
     ·市场配置与政府配置的边界第78-80页
     ·我国公共信息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第80-82页
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私有化的经济学分析第82-89页
  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私有化的含义及危害第82-84页
  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私有化原因的理论分析第84-86页
  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私有化原因的现实分析第86-89页
3 传统单一制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体制的沿革与局限第89-120页
   ·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历史演进第89-101页
     ·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起源第89-90页
     ·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第90-92页
     ·网络时代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第92-93页
     ·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分析第93-97页
     ·政府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弊端第97-101页
   ·西方国家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与困境第101-105页
     ·西方国家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第101-104页
     ·西方国家政府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困境第104-105页
   ·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现状第105-114页
     ·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·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06-110页
     ·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及存在问题第110-114页
   ·政府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能力的结构分析第114-117页
     ·政府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能力内部构成要素第114-116页
     ·政府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外显能力的构成第116-117页
     ·政府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能力结构的演进与优化第117页
   ·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之比较第117-120页
     ·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内涵的比较第117-118页
     ·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边界的选择第118-120页
4 多元化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体制分析第120-156页
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多元化管理体制的理想架构第120-139页
     ·西方国家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体制的借鉴第120-128页
     ·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体制的经验教训第128-136页
     ·建立新型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第136-139页
   ·多元主体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互助合作的动机与方式第139-142页
     ·第三部门简况第139-140页
     ·第三部门和私人企业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背景第140-142页
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的社会管理第142-145页
  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社会管理的依据第142-143页
  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社会管理的运作模式第143-144页
     ·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社会管理的现状第144-145页
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的市场管理第145-150页
     ·信息资源市场管理的依据第145-146页
  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市场管理的内涵及运作特点第146-149页
     ·我国公共信息资源市场管理的现状第149-150页
   ·政府、社会与企业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相互关系与运行机制第150-156页
     ·政府、社会与企业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相互关系第150-151页
     ·多元主体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建设中的特征第151-152页
     ·政府在公共信息资源多元化管理体制建设中的作用第152-156页
5 建立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体制的策略研究第156-175页
   ·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体制障碍分析第156-165页
     ·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认识的模糊第157-158页
  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政府管理的有限性第158-160页
  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社会管理的先天不足第160-163页
     ·公共信息资源市场管理的失范第163-165页
   ·建立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体制的策略第165-172页
     ·进一步加强政府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宏观领导第165-166页
     ·转变政府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职能,增强政府公共信息服务能力第166-168页
     ·提高全社会信息意识,科学引导信息消费第168-170页
     ·以人为本,聚合社会信息需求,创新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第170-172页
     ·加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化,建立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第172页
   ·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72-175页
中外参考文献第175-181页
附录1:图表目录第181-182页
附录2: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第182-183页
后记第183页

论文共1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前额叶皮层工作记忆作用的研究
下一篇:囊泡转运的动态跟踪及其与脂筏关系的初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