柘溪水电站厂后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及破坏过程模拟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1 前言 | 第9-20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层状岩质边坡的基本概念 | 第10-12页 |
| ·边坡的类型及其特点 | 第10-11页 |
| ·层状边坡的特点及主要破坏形式 | 第11-12页 |
| ·层状岩质边坡的研究概况 | 第12-18页 |
| ·目前常用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| 第12-16页 |
| ·层状边坡的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8-20页 |
| 2 柘溪水电站厂后边坡区地质环境条件简介 | 第20-23页 |
| ·柘溪水电站概况 | 第20页 |
| ·地形地貌 | 第20页 |
| ·地层岩性 | 第20-21页 |
| ·场地地质构造 | 第21页 |
| ·水文地质 | 第21-23页 |
| 3 高边坡极限平衡分析与评价 | 第23-30页 |
| ·边坡稳定性定性评价 | 第23页 |
| ·极限平衡分析 | 第23-30页 |
| ·计算模型及原理 | 第23-26页 |
| ·计算步骤 | 第26-27页 |
| ·计算参数选取 | 第27-28页 |
| ·计算结果与分析 | 第28-30页 |
| 4 FLAC程序介绍及层状岩体数值模型研究 | 第30-43页 |
| ·FLAC程序简介 | 第30-32页 |
| ·FLAC基本算法 | 第32-34页 |
| ·层状岩体本构关系 | 第34-38页 |
| ·横观各向同性模型 | 第34-35页 |
| ·遍历节理模型 | 第35-37页 |
| ·界面单元 | 第37-38页 |
| ·算例——层状岩体单轴压缩强度研究 | 第38-43页 |
| 5 基于有限差分法的三维高边坡稳定分析 | 第43-50页 |
| ·有限差分模型建立 | 第43-44页 |
| ·地质模型建立 | 第43页 |
| ·边界条件确定 | 第43页 |
| ·物理参数选取及模型的离散化 | 第43-44页 |
| ·应力场模拟 | 第44-47页 |
| ·失稳评判标准 | 第44-46页 |
| ·高边坡初始应力场模拟 | 第46-47页 |
| ·高边坡开挖模拟 | 第47-50页 |
| 6 边坡破坏过程模拟 | 第50-63页 |
| ·概述 | 第50页 |
| ·计算模型建立 | 第50-51页 |
| ·模拟计算方案 | 第51页 |
| ·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| 第51-62页 |
| ·加固后不考虑降雨的应力状态 | 第51-55页 |
| ·加固后考虑降雨的应力状态 | 第55-58页 |
| ·参数敏感性分析 | 第58-62页 |
| ·小结 | 第62-63页 |
| 7 结论 | 第63-6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| 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