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10页 |
一、我国“富豪刑事被害”现象 | 第10-19页 |
(一) 我国现阶段的富豪阶层概述 | 第10-14页 |
(二) 我国“富豪刑事被害”的现状 | 第14-19页 |
二、我国“富豪刑事被害”现象的原因 | 第19-37页 |
(一) “富豪刑事被害”现象的社会原因 | 第19-30页 |
1、社会阶层结构的高度分化 | 第19-21页 |
2、社会成员间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| 第21-24页 |
3、社会价值观念分化及价值观念间的冲突 | 第24-26页 |
4、社会上升渠道不畅导致越轨行为增加 | 第26-28页 |
5、富豪的自我防范意识薄弱 | 第28-30页 |
(二) “富豪刑事被害”现象的法律原因 | 第30-37页 |
1、现有立法对民营经济的保障不足 | 第30-33页 |
2、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社会奖惩机制失灵 | 第33-35页 |
3、现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不适应现代化进程的要求 | 第35-37页 |
三、我国“富豪刑事被害”现象的防控 | 第37-53页 |
(一) “富豪刑事被害”现象的预防策略 | 第37-46页 |
1、大力发展生产力,缩小社会成员间的贫富差距 | 第37-39页 |
2、重构社会心理平衡系统和调控机制 | 第39-40页 |
3、完善法律法规,建立有效的社会奖惩机制 | 第40-42页 |
4、建立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| 第42-44页 |
5、增强富豪的社会责任感 | 第44-46页 |
(二) “富豪刑事被害”现象的控制策略 | 第46-53页 |
1、建立健全公安机关快速反应的犯罪控制体系 | 第46-48页 |
2、构建适应现代化进程要求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 | 第48-50页 |
3、增强富豪的自我防范意识,加快私人保镖的职业化进程 | 第50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后记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