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1. 文献综述 | 第8-20页 |
| ·磷高效和磷低效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| 第8-13页 |
| ·植物磷高效的生理基础研究 | 第9-12页 |
| ·植物高效吸收和利用磷营养的遗传学研究 | 第12页 |
| ·植物营养性状的遗传改良方法 | 第12-13页 |
| ·拟南芥在磷营养方面的研究进展 | 第13-20页 |
| ·拟南芥的特点 | 第13-14页 |
| ·拟南芥根系形态对磷胁迫的适应机制 | 第14页 |
| ·拟南芥对磷胁迫的生理适应机制 | 第14-16页 |
| ·拟南芥在植物磷营养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16-20页 |
| ·与磷相关的拟南芥突变体 | 第17页 |
| ·拟南芥Pi转运子 | 第17-18页 |
| ·缺磷诱导基因的表达 | 第18-20页 |
| 2. 研究背景 | 第20-22页 |
| 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20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21-22页 |
| 3. 拟南芥土培磷浓度水平的确定 | 第22-28页 |
| ·前言 | 第22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22-25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25-26页 |
| ·讨论 | 第26-28页 |
| 4. 不同拟南芥突变体磷营养效率的差异 | 第28-40页 |
| ·前言 | 第28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28-29页 |
| ·供试材料 | 第28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28-29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29-39页 |
| ·第一批筛选试验 | 第29-32页 |
| ·第二批筛选试验 | 第32-34页 |
| ·第三批筛选试验 | 第34-36页 |
| ·初步确定磷高效突变体和磷低效突变体 | 第36页 |
| ·对初选得到的突变体进行土培复选 | 第36-39页 |
| ·讨论 | 第39-40页 |
| 5. 拟南芥磷高效生理机制初探 | 第40-48页 |
| ·前言 | 第40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40-41页 |
| ·供试材料 | 第40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40-41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41-46页 |
| ·在缺磷胁迫条件下拟南芥的外部表现 | 第41-43页 |
| ·磷营养对不同拟南芥突变体苗期生长的影响 | 第43页 |
| ·磷营养对不同拟南芥突变体产量及磷效率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| ·磷营养对不同拟南芥突变体苗期磷含量和累积量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| ·磷营养对不同拟南芥突变体转运效率的影响 | 第45页 |
| ·磷营养对不同拟南芥磷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| ·讨论 | 第46-48页 |
| 6. 结论 | 第48-5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0-55页 |
| 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