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中文摘要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研究背景 | 第10-27页 |
引言 | 第10页 |
1.纳米金及其标记 | 第10-19页 |
1.1 纳米金概述 | 第10-12页 |
1.2 纳米金标记技术及其优点 | 第12-13页 |
1.3 纳米金标记在核酸检测中的应用 | 第13-18页 |
1.4 纳米金标记前景与展望 | 第18-19页 |
2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| 第19-24页 |
2.1 基因芯片技术简介 | 第19-21页 |
2.2 基因芯片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| 第21-24页 |
2.3 基因芯片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 | 第24页 |
3.本文研究背景与目的 | 第24-27页 |
3.1 本文研究背景 | 第24-26页 |
3.2 本文研究目的 | 第26-27页 |
第二章 纳米金和DNA—纳米金探针的制备 | 第27-34页 |
2.1 前言 | 第27页 |
2.2 材料和方法 | 第27-29页 |
2.2.1 材料和试剂 | 第27-28页 |
2.2.2 方法 | 第28-29页 |
2.2.2.1 纳米金的制备 | 第28页 |
2.2.2.2 纳米金探针的制备 | 第28-29页 |
2.2.2.3 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纳米金的平均粒径和大小 | 第29页 |
2.2.2.4 紫外分光光度计(UV-Vis)分析纳米金和DNA-纳米金探针 | 第29页 |
2.2.2.5 纳米金和DNA-纳米金探针的浓度分析 | 第29页 |
2.3 结果 | 第29-31页 |
2.3.1 TEM对纳米金粒子的形态观察与质量检测 | 第29-30页 |
2.3.2 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和检测纳米金及金标探针 | 第30-31页 |
2.3.3 纳米金和DNA-纳米金探针的浓度分析 | 第31页 |
2.4 讨论 | 第31-34页 |
第三章 目视化甲型肝炎检测基因芯片的研究 | 第34-54页 |
3.1 前言 | 第34-36页 |
3.2 材料和方法 | 第36-44页 |
3.2.1 材料和试剂 | 第36-40页 |
3.2.2 方法 | 第40-44页 |
3.2.2.1 核酸模板提取和目的核酸片断扩增与鉴定 | 第40-41页 |
3.2.2.2.芯片制备 | 第41-43页 |
3.2.2.3 杂交 | 第43页 |
3.2.2.4 银染显色 | 第43页 |
3.2.2.5 银染时间的优化和检测芯片灵敏度的评估 | 第43-44页 |
3.2.2.6 临床标本的验证检测 | 第44页 |
3.3 结果 | 第44-50页 |
3.3.1 HAV目的扩增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 | 第44-45页 |
3.3.2 氨基探针浓度优化 | 第45-46页 |
3.3.3 DNA—纳米金探针对检测芯片的信噪比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3.3.4 在不同的封闭条件下检测HAV | 第47-48页 |
3.3.5 银染时间的优化和检测芯片灵敏性的评估 | 第48-49页 |
3.3.6 临床样本的检测 | 第49-50页 |
3.4 讨论 | 第50-54页 |
总结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5页 |
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报的发明专利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