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谐社会中弱势劳动者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前言 | 第7-11页 |
一、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7-8页 |
(一) 研究背景 | 第7页 |
(二) 研究意义 | 第7-8页 |
二、国内外现状研究 | 第8-10页 |
(一)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(二)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弱势劳动者劳动争议概述 | 第11-16页 |
一、弱势劳动者 | 第11-13页 |
二、弱势劳动者劳动争议 | 第13-16页 |
(一) 劳动争议 | 第13-14页 |
(二) 弱势劳动者劳动争议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现行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分析 | 第16-23页 |
一、企业调解制度分析 | 第16-19页 |
二、人民调解制度分析 | 第19-21页 |
三、行政调解制度分析 | 第21-23页 |
第三章 劳动争议调解的昆山模式 | 第23-35页 |
一、制度背景 | 第23-24页 |
二、群体性争议调解机制 | 第24-26页 |
(一) 制度介绍 | 第24-25页 |
(二) 相关案例 | 第25页 |
(三) 问题讨论 | 第25-26页 |
三、个别争议调解机制 | 第26-32页 |
(一) 制度介绍 | 第26-28页 |
(二) 相关案例 | 第28-29页 |
(三) 问题讨论 | 第29-32页 |
四、昆山劳动争议调解模式的特点 | 第32-35页 |
第四章 弱势劳动者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选择 | 第35-44页 |
一、行政调解是处理弱势劳动者劳动争议的最佳途径 | 第35页 |
二、建立弱势劳动者劳动争议行政调解制度的构想 | 第35-44页 |
(一) 完善行政调解之原则 | 第36-38页 |
(二) 健全行政调解程序 | 第38-40页 |
(三) 加强行政调解队伍建设 | 第40-41页 |
(四) 完善行政调解法律制度 | 第41-42页 |
(五) 提升行政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| 第42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