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SCM协议中的补贴构成与认定
导言 | 第1-11页 |
第一章 补贴的主要形式——财政资助 | 第11-22页 |
·赠款、贷款 | 第11-13页 |
·放弃或未征收应征税收 | 第13-17页 |
·政府提供除一般基础设施外的货物或服务 | 第17-19页 |
·政府以外的机构受政府委托或指示而行使以上职能 | 第19-22页 |
第二章 利益的授予问题 | 第22-31页 |
·什么是利益 | 第22-26页 |
·案情简介 | 第22-24页 |
·专家组裁定及其理由 | 第24-25页 |
·结论 | 第25-26页 |
·衡量利益的基准 | 第26-28页 |
·作为基准的市场 | 第26页 |
·可比市场的确定 | 第26-28页 |
·补贴的传导性(Pass-through) | 第28-31页 |
·何为补贴的传导 | 第28-29页 |
·补贴传导性的认定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出口实绩 | 第31-34页 |
·出口实绩问题在认定补贴中的地位 | 第31页 |
·法律上视出口实绩为条件 | 第31-32页 |
·事实上视出口实绩为条件 | 第32-34页 |
第四章 补贴的专向性(specificity) | 第34-40页 |
·什么是专向性 | 第34页 |
·专向性问题在认定补贴中的地位 | 第34-36页 |
·认定专向性的原则 | 第36-40页 |
·争端双方的主张 | 第36-37页 |
·专家组的裁定及理由 | 第37-38页 |
·结论 | 第38-40页 |
第五章 产业损害 | 第40-44页 |
·产业损害问题在补贴问题中的地位 | 第40-41页 |
·产业损害的情形与程度 | 第41-42页 |
·补贴与损害的因果关系认定 | 第42-44页 |
第六章 我国的对策 | 第44-52页 |
·完善我国的《反补贴条例》 | 第44-46页 |
·SCM协议与《反补贴条例》之比较 | 第44-45页 |
·《反补贴条例》的不足及立法建议 | 第45-46页 |
·用尽用好SCM协议 | 第46-49页 |
·切实履行通知义务 | 第47页 |
·避免使用禁止性补贴,并逐步取消已存的禁止性补贴 | 第47-48页 |
·灵活掌握可诉补贴的度 | 第48-49页 |
·我国在补贴问题上的入世承诺及其履行 | 第49-52页 |
结语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