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一、以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为文章的切入点 | 第10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| 第10-11页 |
三、研究目标与方法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公司治理结构 | 第12-24页 |
一、现代企业的特点与契约理论 | 第12页 |
二、公司治理结构的定义及核心 | 第12-14页 |
三、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匹配 | 第14-15页 |
四、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 | 第15-20页 |
(一) 公司治理结构的实现离不开会计信息 | 第16-18页 |
(二)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保障 | 第18-19页 |
(三) 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相关性图示 | 第19-20页 |
五、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与会计信息 | 第20-22页 |
(一) 英美模式与会计信息 | 第20-21页 |
(二) 德日模式与会计信息 | 第21-22页 |
(三) 两种模式的趋同与会计信息的作用 | 第22页 |
六、本章小结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从会计信息操纵入手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现状 | 第24-38页 |
一、会计信息操纵空间及操纵者的动机 | 第24-28页 |
(一) 经营者操纵会计信息得到的利益 | 第25-26页 |
(二) 大股东或企业操纵会计信息得到的利益 | 第26-28页 |
二、操纵会计信息的手段 | 第28-32页 |
(一) 财务舞弊 | 第29页 |
(二) 资产重组及关联方交易 | 第29-30页 |
(三) 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的变更 | 第30-31页 |
(四) 表外融资 | 第31-32页 |
三、虚假会计信息对相关利益主体的危害 | 第32-35页 |
(一) 虚假会计信息严重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| 第32-33页 |
(二) 虚假的会计信息对中小股东的危害 | 第33页 |
(三) 虚假的会计信息对股东自身的危害 | 第33-34页 |
(四) 虚假的会计信息对政府的危害 | 第34页 |
(五) 虚假的会计信息破坏了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 | 第34页 |
(六) 虚假的会计信息使经理人市场进入瘫痪状态 | 第34-35页 |
四、相关利益主体对信息操纵行为的监控的手段 | 第35-37页 |
(一) 聘请独立的注册会计师对于相关的会计信息进行审计 | 第35页 |
(二) 聘请独立的专业财务分析师对于会计信息进行分析 | 第35-36页 |
(三) 对于会计信息的产生及披露制度的制定及监督 | 第36页 |
(四) 为提高所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的激励 | 第36页 |
(五) 通过监事会和独立董事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利 | 第36-37页 |
五、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三章 围绕会计信息质量进行博弈的经济后果分析 | 第38-47页 |
一、企业承担的表外博弈成本 | 第38-39页 |
(一) 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监督执行中人力、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消耗 | 第38-39页 |
(二) 公司章程、合约的制定和监督执行中资源的消耗 | 第39页 |
(三) 多级决策审批制度造成的决策效率降低及资源的损耗 | 第39页 |
(四) 激励成本过高、影响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| 第39页 |
二、虚假会计信息造成的潜在成本 | 第39-41页 |
(一) 资本市场秩序混乱 | 第40页 |
(二) 相关的投资机会的丧失,社会资源配置低效 | 第40页 |
(三) 对上市公司的处罚、停牌甚至企业的破产 | 第40页 |
(四) 企业逃税的处罚 | 第40-41页 |
三、案例分析 | 第41-45页 |
(一) 基本情况 | 第41页 |
(二) 造假事实 | 第41-42页 |
(三) 黎明股份造假的手段 | 第42-43页 |
(四) 黎明股份会计造假的目的 | 第43页 |
(五) 公司治理结构问题是黎明股份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根源 | 第43-45页 |
四、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四章 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入手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设想 | 第47-57页 |
一、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,产生有效的信息需求 | 第47-50页 |
(一) 制定合理可行的国有股减持方案 | 第49页 |
(二) 积极发展机构投资者 | 第49-50页 |
二、相关利益者参与管理模式 | 第50-51页 |
三、完善股东大会 | 第51-52页 |
四、促进独立董事作用的发挥 | 第52-54页 |
(一) 加强独立董事制度的法律建设 | 第53页 |
(二) 规范独立董事的产生方式 | 第53-54页 |
(三) 进一步完善对独立董事的激励约束机制 | 第54页 |
五、设立审计委员会并由其领导内部审计机构 | 第54-55页 |
六、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结论 | 第57-59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后记 | 第62-63页 |
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| 第63页 |
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