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美学论文--美学理论论文--美学史论文

论朱光潜对西方美学的翻译与引进

中文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1页
引言第11-15页
第一章 朱光潜生平简述第15-29页
 第一节 解放前(1897-1949)第15-23页
  一、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与积淀(1903-1918)第15-16页
  二、初步接触西方文化(1918-1925)第16-18页
  三、留学欧陆(1925-1933)第18-21页
  四、中西美学思想的进一步融合(1933-1949)第21-23页
 第二节 解放后(1949-1986)第23-29页
  一、思想转型时期(1949-1966)第23-24页
  二、文革时期(1966-1976)第24-25页
  三、暮年岁月(1976-1986)第25-29页
第二章 朱光潜翻译与研究相结合的学术路径第29-67页
 第一节 翻译与研究的结合第29-34页
  一、朱光潜翻译与研究相结合学术路径的形成第29-31页
  二、朱光潜学术路径中翻译与研究的辩证关系第31-34页
 第二节 变译是朱光潜翻译与研究结合的具体实现形式第34-42页
  一、变译与全译的区别第35-38页
  二、变译与全译的对象第38-39页
  三、翻译与研究在变译中的结合方式第39-42页
 第三节 朱光潜对克罗齐美学著作翻译引进的个案研究第42-67页
  一、朱光潜翻译引进克罗齐美学思想的历程回顾第43-44页
  二、变译与克罗齐《美学原理》的翻译引进第44-67页
第三章 朱光潜西方美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第67-97页
 第一节 朱光潜思想与语言统一的美学翻译理论第67-77页
  一、思想与语言关系的普通流行观点第68-69页
  二、克罗齐的表现说第69-71页
  三、朱光潜思想与语言统一的理论第71-74页
  四、朱光潜对质疑思想与语言统一理论的答疑与说明第74-77页
 第二节 思想与语言统一的不同方式及其对翻译内涵的具体规定第77-85页
  一、诗与散文的区别第77-81页
  二、译意与译味的区别第81-84页
  三、译意与译味的联系第84-85页
 第三节 朱光潜西方美学翻译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第85-97页
  一、翻译标准第85-87页
  二、翻译的难点第87-90页
  三、翻译的基本方法第90-97页
第四章 朱光潜西方美学翻译引进在中国现当代美学发展中的意义与影响第97-123页
 第一节 朱光潜的美学翻译与其美学思想之间的关系第99-104页
  一、朱光潜的学习方法第99-101页
  二、朱光潜的美学翻译与其美学思想之间的一致性第101-104页
 第二节 朱光潜的变译与全译在中国现当代美学发展中的作用第104-123页
  一、变译的作用第104-111页
  二、全译的作用第111-123页
结语第123-125页
附录一 朱光潜学术年表第125-144页
附录二 朱光潜主要译作简介第144-148页
参考文献第148-150页
致谢第150-152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52-153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53页

论文共1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异丙酚和异氟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影响的比较
下一篇:多普勒组织成像鉴别扩张型心肌病舒张功能假性正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