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经济作物论文--油料作物论文--大豆论文

东北高寒地区抗草甘膦大豆栽培技术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4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4-20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高蛋白粮饲兼用作物第14页
     ·中国大豆产业目前形势严峻第14页
     ·中外大豆种植成本差异的原因第14-15页
     ·我国转基因大豆研发情况第15页
   ·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-17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15页
     ·理论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实用价值第16页
     ·经济效益第16页
     ·社会效益第16-17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-20页
     ·抗草甘膦大豆研究现状第17页
     ·抗除草剂大豆未来发展方向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国外节本型大豆栽培技术研究第18页
     ·我国转基因大豆研究现状及栽培技术第18-19页
     ·转基因大豆的安全性评价第19-20页
第二章 草甘膦的除草效果及对大豆生长的影响第20-28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·试验设计第20页
     ·施药技术与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1页
     ·数据分析方法第21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1-26页
     ·不同施药期、不同剂量草甘膦处理对杂草防效的影响第21-22页
     ·不同施药期、不同剂量草甘膦处理对大豆发育进程的影响第22-24页
     ·不同施药期、不同剂量草甘膦处理对大豆药害的影响第24-25页
     ·不同施药期、不同剂量草甘膦处理后对大豆产量结构的影响第25-26页
   ·讨论第26-27页
   ·结论第27-28页
第三章 除草剂与中耕管理对大豆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第28-39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·试验概况第28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第28页
     ·试验处理及方法第28页
     ·施药时期及剂量第28页
     ·中耕时期及标准第28-29页
     ·调查项目与方法第29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9-38页
     ·除草方式对大豆安全性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 ·除草及耕作方式除草效果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 ·除草及耕作方式对大豆生育进程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 ·除草及耕作方式对大豆产量结构的影响第32-35页
     ·除草及耕作方式对大豆蛋白质脂肪的影响第35-36页
     ·除草及耕作方式对大豆经济效益影响第36-38页
   ·讨论第38页
   ·结论第38-39页
第四章 结论第39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2页
致谢第42-43页
作者简历第43页

论文共4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邵阳烤烟质量特点与影响质量的主要生态因素分析
下一篇:盘玉五号玉米在陆良的高产制种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