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遗传算法的服务器端动态负载均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
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1 引言 | 第10-13页 |
·Internet和Web服务器技术的兴起与发展 | 第10-11页 |
·本课题的提出和研究的内容 | 第11-12页 |
·本文的组织 | 第12-13页 |
2 Web服务器集群系统关键技术讨论 | 第13-28页 |
·集群的定义及优势 | 第13-14页 |
·Web服务器集群系统的请求分配问题 | 第14-24页 |
·请求分配的概念 | 第14-15页 |
·RR-DNS | 第15-17页 |
·Magic Router | 第17-19页 |
·TCP-Router | 第19-20页 |
·DPR | 第20-23页 |
·LARD | 第23-24页 |
·Web服务器集群系统的负载均衡问题 | 第24-27页 |
·负载均衡的概念 | 第24-25页 |
·轮转调度和加权轮转调度 | 第25页 |
·最小连接调度和加权最小连接调度 | 第25-26页 |
·目标地址散列调度和源地址散列调度 | 第26-2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3 基于遗传算法的动态负载均衡算法详细设计 | 第28-37页 |
·遗传算法简介 | 第28-30页 |
·GA-DLB的详细设计 | 第30-37页 |
·染色体的定义 | 第30-31页 |
·染色体适应度函数的设计 | 第31页 |
·染色体群体的初始化 | 第31-32页 |
·选择操作 | 第32页 |
·交叉操作 | 第32-33页 |
·变异操作 | 第33-34页 |
·GA-DLB实现 | 第34-37页 |
4 动态负载均衡系统体系结构与实现 | 第37-53页 |
·Linux内核网络部分的工作原理 | 第37-43页 |
·为什么选择Linux平台 | 第37页 |
·Linux的TCP/IP网络分层 | 第37-39页 |
·套接字缓冲区sk_buff | 第39-41页 |
·网络设备接口 | 第41-42页 |
·系统中断和底半部 | 第42-43页 |
·可加载模块的实现方式 | 第43页 |
·动态负载均衡系统的体系结构 | 第43-45页 |
·动态负载均衡系统的实现 | 第45-53页 |
·负载分流模块 | 第46-48页 |
·系统性能采集模块 | 第48-50页 |
·系统管理模块 | 第50-51页 |
·系统监控模块 | 第51-53页 |
5 系统性能测试及工作小结 | 第53-61页 |
·系统性能测试 | 第53-59页 |
·GA-DLB性能测试与分析 | 第54-57页 |
·GA-DLB和轮转调度算法对比 | 第57-59页 |
·工作小结 | 第59页 |
·进一步的工作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