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有机化学论文

蛋白质的电化学探针研究及分析应用

中文摘要第1-5页
英文摘要第5-13页
第一章 前言第13-31页
   ·蛋白质定量分析的研究意义第13页
   ·蛋白质定量分析的研究进展第13-23页
     ·物理化学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分子光谱分析法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·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·荧光光度法第17页
       ·共振光散射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·电化学分析法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·蛋白质的极谱分析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·蛋白质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第22页
       ·蛋白质在固体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第22-23页
   ·展望第23-24页
 参考文献第24-31页
第二章 酸性铬蓝K线扫伏安法测定蛋白质的研究第31-44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32-33页
     ·试剂与仪器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33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33-44页
     ·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图第33页
     ·循环伏安图第33-35页
     ·线性扫描二阶导数伏安图第35-36页
     ·反应条件的选择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·酸度的选择第36页
       ·缓冲溶液用量的影响第36页
       ·ACBK浓度对测定的影响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·仪器条件的选择第37页
     ·常见干扰物质的影响第37页
     ·测定HSA的工作曲线、检出限第37-38页
     ·样品分析第38页
     ·结合反应机理的探讨第38-44页
       ·加入HSA前后溶液电化学参数的测定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·结合比与结合常数的计算第40-44页
第三章 变色酸2B线扫伏安法测定血清白蛋白的研究第44-55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45页
     ·试剂与仪器第45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45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45-55页
     ·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图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循环伏安法第46-47页
     ·线性扫描二阶导数伏安法第47-48页
     ·结合反应条件的优化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·溶液酸度的选择第48页
       ·缓冲溶液用量的影响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·加入顺序的影响第49页
       ·反应时间的影响及体系稳定性第49页
     ·离子强度和乙醇的影响第49页
     ·常见干扰物质的影响第49-50页
     ·工作曲线的绘制第50页
     ·人血清样品的测定第50-51页
     ·结合反应机理的探讨第51-55页
       ·HSA加入前后变色酸2B电化学参数的比较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·结合比及结合常数的计算第52-55页
第四章 变色酸2R线性扫描伏安法测定人血清白蛋白第55-67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56页
     ·试剂与仪器第56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56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56-67页
     ·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图第56-57页
     ·线性扫描二阶导数伏安法第57页
     ·CH2R的电化学行为第57-59页
     ·HSA加入前后CH2R的循环伏安图第59页
     ·实验条件的选择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·pH对反应体系的影响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·CH2R用量对测定的影响第60页
       ·仪器条件的选择第60页
       ·反应时间和温度对反应体系的影响第60页
       ·干扰物质对测定的影响第60页
     ·不同蛋白质的工作曲线第60-61页
     ·人血清样品的分析及回收率测定第61-62页
     ·结合反应机理的探讨第62-67页
       ·HSA加入前后CH2R电化学参数的比较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·结合比与结合常数的计算第63-67页
第五章 钍试剂线性扫描伏安法测定人血清白蛋白第67-78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68页
     ·试剂与仪器第68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68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68-78页
     ·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图第68-69页
     ·循环伏安法第69页
     ·线性扫描二阶导数伏安法第69-70页
     ·实验条件的选择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·pH值对反应体系的影响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·钍试剂浓度的影响第71页
       ·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反应体系的影响第71页
       ·仪器条件的选择第71页
       ·离子强度度对测定的影响第71页
       ·共存物质的影响第71-72页
     ·不同蛋白质的工作曲线第72页
     ·人血清样品的分析测定第72-73页
     ·结合反应机理的探讨第73-78页
       ·HSA加入前后钍试剂电化学参数的比较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·结合比和结合常数的计算第75-78页
第六章 铬天青S线扫伏安法测定蛋白质的研究第78-85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79页
     ·试剂与仪器第79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79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79-85页
     ·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图第79-80页
     ·线性扫描二阶导数伏安法第80页
     ·结合反应条件的选择第80-83页
       ·缓冲溶液酸度和用量的选择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·铬天青S浓度的影响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·反应时间和温度的影响第82页
       ·仪器条件的选择第82页
       ·NaCl和乙醇的影响第82页
       ·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第82页
       ·共存物质的影响第82-83页
     ·蛋白质工作曲线的绘制第83页
     ·样品的测定和回收率试验第83-85页
第七章 中性红线扫伏安法测定肝素的研究第85-92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86页
     ·试剂与仪器第86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86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86-92页
     ·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图第86-87页
     ·线性扫描二阶导数伏安法第87-88页
     ·实验条件的选择第88-90页
       ·pH对反应体系的影响第88页
       ·中性红浓度对测定的影响第88页
       ·反应时间和温度对反应体系的影响第88页
       ·加入顺序的影响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·仪器条件的选择第89页
       ·干扰物质对测定的影响第89-90页
     ·肝素工作曲线的绘制第90页
     ·样品的测定和回收率实验第90页
     ·结合比与结合常数的计算第90-92页
参考文献第92-94页
结论第94-95页
致谢第95-96页
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题录第96页

论文共9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疗效观察
下一篇:美托洛尔(倍他乐克)治疗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疗效、耐受性和安全性观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