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通信论文--无线电中继通信、微波通信论文

基于无线的智能家庭网络的设计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7页
第一章 绪论第7-13页
 1.1 前言第7-8页
 1.2 智能家庭网络的技术现状第8页
 1.3 智能家居的发展趋势第8-10页
 1.4 本文的意义第10-13页
第二章 智能家庭网络系统第13-19页
 2.1 系统整体结构第13-14页
  2.1.1 系统的功能第13-14页
  2.1.2 系统整体结构第14页
 2.2 智能家庭内部网络结构第14-19页
  2.2.1 现有家庭网络技术及其特点第14-15页
  2.2.2 网络结构设计目标第15-16页
  2.2.3 内部网络结构第16-19页
第三章 智能家庭内部网络协议第19-33页
 3.1 智能家庭网络协议第19页
 3.2 智能家庭内部网络协议第19-22页
  3.2.1 内部网络协议的结构第20-21页
  3.2.2 物理和数据链路层第21-22页
 3.3 网络层协议第22-24页
  3.3.1 网络帧格式第22页
  3.3.2 统一设备标识(UDM)第22-23页
  3.3.3 帧控制字第23-24页
 3.4 传输层协议第24页
 3.5 会话表示层协议第24-27页
  3.5.1 统一设备管理协议(UDMP)第24-26页
  3.5.2 操作控制报文第26-27页
 3.6 设备管理文件第27-31页
  3.6.1 文件头第27-28页
  3.6.2 设备类型第28-31页
  3.6.3 字符资料数据和图标资料数据第31页
 3.7 协议运行流程第31-33页
第四章 无线视频传输设备的设计第33-55页
 4.1 相关设备的选择第33-36页
  4.1.1 视频源编码板第33-35页
  4.1.2 NRF2401无线芯片第35-36页
 4.2 无线视频传输板的硬件设计第36-42页
  4.2.1 无线视频传输板的硬件结构第36-37页
  4.2.2 选通的硬件设计第37-38页
  4.2.3 视频码流的硬件流控第38-39页
  4.2.4 RAM选择控制第39页
  4.2.5 CPU之间的通讯第39-40页
  4.2.6 总线驱动第40-41页
  4.2.7 接收板第41页
  4.2.8 PCB设计第41-42页
 4.3 传输板的软件设计第42-55页
  4.3.1 传输流程第42-43页
  4.3.2 码流的存储与分析第43-44页
  4.3.3 通过RAM进行数据交换第44-46页
  4.3.4 交换RAM时序第46-47页
  4.3.5 视频编码数据的加密第47-49页
  4.3.6 提高传输效率的相关问题第49页
  4.3.7 无线传输芯片的初始化第49-51页
  4.3.8 无线发射控制第51-52页
  4.3.9 接收端软件设计第52-55页
第五章 智能家庭网络的实现方案第55-63页
 5.1 无线通信模块第55-59页
  5.1.1 CC1000无线芯片第55-56页
  5.1.2 无线通信模块的硬件的结构第56-57页
  5.1.3 无线通信模块的软件部分第57-58页
  5.1.4 无线通信模块的CRC校验第58-59页
 5.2 智能家庭网络硬件平台第59-61页
  5.2.1 设备直接无线接入第59页
  5.2.2 485总线子网的无线接入第59-60页
  5.2.3 智能家庭网关第60页
  5.2.4 手持终端第60-61页
 5.3 设备模块第61-63页
第六章 总结与展望第63-67页
 6.1 总结第63-64页
 6.2 后续工作第64-66页
 6.3 展望第66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九七香港的影像书写--陈果电影论
下一篇:海洋红树植物——角果木的化学成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