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海洋学论文--海洋基础科学论文--海洋地球物理学论文

东海灾害地质分区研究的理论与实践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9-18页
 一、研究意义第9页
 二、海洋灾害地质分区研究的内容第9-10页
 三、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四、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13-14页
 五、作者开展此项工作的基础与实践第14-16页
 参考文献第16-18页
第二章 海洋灾害地质分区理论体系第18-38页
 第一节 灾害地质基本理论第18-19页
  一、地质灾害和灾害地质第18页
  二、灾害地质分区评价第18-19页
  三、区域灾害系统第19页
 第二节 海洋灾害地质因素分类第19-28页
  一、已有灾害地质因素分类第20-22页
  二、存在的问题第22-23页
  三、海洋灾害地质因素产生危害的作用机制第23-27页
  四、海洋灾害地质因素评价分类第27-28页
 第三节 海洋灾害地质分区评价指标体系第28-31页
  一、建立评价指标的原则第28-29页
  二、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29-30页
  三、评价指标体的物理意义第30页
  四、评价指标的系统性和可行性分析第30-31页
 第四节 海洋灾害地质分区的方法第31-37页
  一、海洋灾害地质分区的技术路线第31-32页
  二、评价方法第32-33页
  三、评价指标赋权方法第33-37页
 参考文献第37-38页
第三章 东海灾害地质环境第38-84页
 第一节 东海天气气候特征第38-39页
  一、基本气候特征第38页
  二、灾害性天气条件第38-39页
 第二节 水动力基本特征第39-46页
  一、潮汐第39页
  二、潮流第39页
  三、海浪第39-41页
  四、海流第41-42页
  五、海洋灾害特征第42-43页
  六、风、浪、流百年一遇极值统计分析第43-45页
  七、东海及台湾以东海域海洋水文环境分区第45-46页
 第三节 地形地貌特征第46-56页
  一、东海地形第46-48页
  二、东海地貌特征第48-56页
 第四节 沉积物特征第56-59页
  一、表层沉积物类型及其分布第56-58页
  二、东海沉积物分区第58-59页
 第五节 工程地质条件第59-64页
  一、表层土工程地质性质第59-60页
  二、浅层土工程地质特征第60-63页
  三、浅层土承载力第63页
  四、沙土液化分析第63-64页
 第六节 新构造活动与地震烈度第64-72页
  一、新构造运动特征第64-65页
  二、新构造分区第65-66页
  三、东海地震震中与地震烈度第66-72页
 第七节 海洋灾害地质因素第72-83页
  一、主要灾害地质因素发育特征第72-79页
  二、主要潜在灾害地质类型的分布第79-83页
 参考文献第83-84页
第四章 东海灾害地质分区第84-104页
 第一节 东海灾害地质分区第84-87页
  一、工作流程第84-85页
  二、评价指标数据源第85-86页
  三、评价单元划分第86页
  四、数据处理第86-87页
 第二节 灾害地质分区评价指标量化定级第87-88页
  一、灾害地质稳定性分区分级第87页
  二、评价指标量化分级第87-88页
  三、评价指标标准化第88页
 第三节 评价指标权值确定第88-89页
 第四节 灾害地质分区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第89-91页
 第五节 模型运算结果第91-96页
 第六节 已有分区评价结果第96-101页
  一、已有定性评价第96-97页
  二、已有定量分区评价第97-101页
 第七节 本方法的科学性及影响因素第101-103页
  一、本文方法的科学性第101-102页
  二、评价结果的影响因素第102-103页
 参考文献第103-104页
第五章 结论第104-107页
发表文章目录第107-108页
致谢第108页

论文共10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行政强制中的相对人权利保障研究
下一篇:论行政确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