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贸易经济论文--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--商品流通论文--电子贸易、网上贸易论文

国内拍卖网站C to C模式信用管理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5页
英文摘要第5-10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0-15页
   ·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0-11页
   ·本领域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·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·本文的体系结构第14-15页
第二章 拍卖与网上拍卖第15-24页
   ·拍卖第15-16页
     ·拍卖概述第15页
     ·我国传统拍卖业发展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·网上拍卖第16-24页
     ·网上拍卖的背景第16-19页
     ·网上拍卖的概况第19-20页
     ·网上拍卖的种类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网上拍卖的过程第21-24页
第三章 网上拍卖中的信用问题第24-29页
   ·信用概述第24页
   ·我国电子商务信用环境第24-26页
     ·信息技术环境第24-25页
     ·法律环境第25页
     ·社会人文环境第25页
     ·管理水平第25-26页
   ·电子商务中的信用模式第26-27页
   ·网上拍卖中的信用问题第27-28页
   ·网上拍卖信用问题研究现状第28-29页
第四章 拍卖网站信用管理研究第29-41页
   ·选择研究样本第29-30页
   ·建立网络信任的理论基础第30-32页
   ·确定网上拍卖信用管理的指标第32页
   ·影响网上拍卖信任关系建立的关键因素第32-35页
     ·信息不对称程度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卖家身份确认第34页
     ·有效的交流第34页
     ·其他因素第34-35页
   ·拍卖网站的信用管理方法第35-38页
     ·个人信用评价体系第35页
     ·实名认证第35-36页
     ·安全支付工具第36-37页
     ·网络展示平台第37页
     ·创建同城交易第37页
     ·提供网络社区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建立交易安全基金第38页
   ·存在问题第38-40页
     ·拍品数据库第38页
     ·多账号问题第38页
     ·拍品展示第38-39页
     ·信用讨论区第39页
     ·投诉困难第39-4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第五章 个人信用评价模型及分析第41-65页
   ·部分网站个人信用评价模型简介第41-47页
     ·信用评价第41-42页
     ·信用指数积分规则第42-43页
     ·信用评价撤销第43-44页
     ·信用评价应用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其他网站信用评价模型简介第45-47页
   ·个人信用评价模型的优点第47页
     ·实用性第47页
     ·易用性第47页
   ·个人信用评价模型的不足第47-59页
     ·信用指数可比性问题第48-51页
     ·评价等级设计问题第51-53页
     ·缺乏动态跟踪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 ·评价率问题第54页
     ·评价的真实性问题第54-59页
   ·对该模型的改进建议第59-64页
     ·拍卖金额加权计分第60页
     ·拍品与服务加权计分第60-61页
     ·采用双信用指数第61-63页
     ·提高评价率第63-6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4-65页
第六章 结束语第65-68页
   ·理论与实践意义第65-66页
   ·本文的局限性第66-68页
致谢第68-69页
参考文献第69-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利用阜新煤矸石制备硫铝酸盐水泥的应用研究
下一篇:商周时社祭的演变及其反映的社会变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