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变频液压动力系统技术发展概述 | 第10-21页 |
·电机变频调速技术概述 | 第10-13页 |
·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 | 第10页 |
·变频调速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| 第10-11页 |
·变频调速装置及其控制方式 | 第11-13页 |
·变频液压动力单元技术的研究发展概况 | 第13-20页 |
·变频液压技术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3-14页 |
·变频液压技术发展及研究概况 | 第14-20页 |
·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页 |
·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20页 |
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变频闭式液压动力系统的元件选型与整体设计 | 第21-37页 |
·变频液压动力系统的电机与泵的选型比较 | 第21-27页 |
·适用于变频液压动力单元中的电机比较 | 第21-25页 |
·变频液压动力系统中泵的类型比较 | 第25-27页 |
·变频闭式液压动力系统的方案设计 | 第27-30页 |
·变频闭式液压动力系统的方案设计与选择 | 第27-29页 |
·变频液压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案组成 | 第29-30页 |
·变频闭式液压动力系统的元件选型设计 | 第30-35页 |
·主油路各元件的计算及选型 | 第30-32页 |
·补油回路各元件的选择 | 第32-33页 |
·液压集成阀块的设计 | 第33-34页 |
·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| 第34-35页 |
·计算机检测控制系统的设计 | 第35-36页 |
·光电编码器的选择与安装 | 第35页 |
·计算机检测控制系统的建立 | 第35-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三章 变频闭式液压动力系统的原理与建模 | 第37-54页 |
·VVVF控制方式变频闭式液压动力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| 第37-43页 |
·VVVF控制方式变频闭式液压动力系统数学模型建立 | 第37-42页 |
·VVVF控制方式时变频闭式液压动力系统频域模型 | 第42-43页 |
·矢量控制时变频液动力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| 第43-52页 |
·矢量控制的基本概念 | 第43-45页 |
·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| 第45-47页 |
·异步电动机在二相旋转轴系上的方程 | 第47-49页 |
·矢量变换变频调速系统 | 第49-50页 |
·矢量控制时变频闭式液压动力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50-52页 |
·系统开环仿真模型及各参数的取值 | 第52-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四章 变频闭式液压动力系统控制算法选择与系统仿真研究 | 第54-73页 |
·变频闭式液压动力系统的PID控制 | 第54-58页 |
·PID控制器的基本原理 | 第54-57页 |
·变频闭式液压动力系统的PID控制仿真分析 | 第57-58页 |
·变频闭式液压动力系统的模糊PID复合控制 | 第58-66页 |
·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| 第58-62页 |
·系统模糊PID复合控制 | 第62-64页 |
·系统模糊PID复合控制仿真 | 第64-66页 |
·变频闭式液压动力系统的模糊自整定PID控制 | 第66-72页 |
·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算法简介 | 第66-68页 |
·模糊自整定PID控制仿真模型 | 第68-69页 |
·系统仿真分析 | 第69-7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五章 变频闭式液压动力系统的应用研究 | 第73-94页 |
·变频闭式液压动力系统在液压电梯系统中的节能应用 | 第73-80页 |
·采用变频闭式油路的节能液压电梯系统 | 第73-75页 |
·采用节能油缸的新型节能液压电梯系统 | 第75-80页 |
·变频闭式混合动力系统在液压抽油机中的应用研究 | 第80-89页 |
·应用之一——采用蓄能器平衡负荷的变频节能液压抽油机 | 第80-85页 |
·应用之二——降低蓄能器容量的变频闭式液压抽油机 | 第85-89页 |
·变频闭式液压动力系统在注塑机中的节能应用 | 第89-93页 |
·电液混合驱动的注塑机的发展概况 | 第89-90页 |
·注塑机中变频液压技术的节能原理 | 第90-91页 |
·电液混合驱动注塑机技术研究现状 | 第91-92页 |
·电液混合驱动注塑机的优点 | 第92-9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3-94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94-95页 |
·论文总结 | 第94页 |
·工作展望 | 第94-9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5-9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| 第99-100页 |
发表或录用科研论文 | 第99页 |
申请发明专利 | 第99-100页 |
致谢 | 第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