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 | 第1-8页 |
第一章 活动星系核简介 | 第8-22页 |
·活动星系核的定义 | 第8-9页 |
·研究活动星系核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·活动星系核的分类 | 第10-19页 |
·类星体 | 第11-12页 |
·BL Lac天体 | 第12-16页 |
·Seyfert星系(Serfert Ⅰ,Serfert Ⅱ) | 第16页 |
·射电星系(FR Ⅰ,FR Ⅱ) | 第16-17页 |
·Blazars | 第17-18页 |
·活动星系核的详细分类 | 第18-19页 |
·活动星系核的产能机制和标准模型 | 第19-22页 |
·吸积释能及其效率 | 第20页 |
·活动星系核的标准模型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Blazar天体的基本性质 | 第22-37页 |
·Blazar天体的光变性质 | 第22-34页 |
·光变分类 | 第22-23页 |
·光变时标 | 第23-24页 |
·光变时标对活动星系核的限制和应用 | 第24-26页 |
·Blazar天体的短时标光变 | 第26-30页 |
·Blazar天体的长时标光变 | 第30-34页 |
·Blazar天体的偏振性质 | 第34页 |
·射电结构与超光速运动 | 第34-35页 |
·发射线问题 | 第35-37页 |
第三章 Blazar天体的辐射机制和理论模型 | 第37-59页 |
·相对论电子的辐射机制 | 第37-38页 |
·相对论喷流模型 | 第38-48页 |
·相对论喷流效应和宇宙学效应 | 第39页 |
·Blazar天体的具体的喷流模型 | 第39-48页 |
·相对论喷流对BL Lac天体现象的解释 | 第48页 |
·高能γ射线的起源 | 第48-51页 |
·轻子喷流模型(Leptonic jet Models) | 第48-50页 |
·强子模型 | 第50-51页 |
·尘埃环模型 | 第51页 |
·统一模型 | 第51-54页 |
·BL Lac天体与FR Ⅰ射电星系的统一 | 第52-53页 |
·XBLs和RBLs的统一 | 第53-54页 |
·吸积盘模型 | 第54-55页 |
·引力透镜模型 | 第55-57页 |
·BL Lac天体与OVV类星体 | 第55-56页 |
·引力透镜模型 | 第56-57页 |
·演化模型 | 第57-59页 |
第四章 blazar天体的多波段性质 | 第59-73页 |
·Blazar天体的谱特征 | 第59-65页 |
·射电波段谱性质 | 第59-61页 |
·红外/光学/紫外波段谱性质 | 第61-62页 |
·X-ray谱的性质 | 第62-65页 |
·blazar天体能谱的基本特征 | 第65-66页 |
·blazar天体的能谱统计性质 | 第66-71页 |
·blazar天体多波段关联研究 | 第71-73页 |
第五章 工作部分 | 第73-83页 |
·偏振研究 | 第73-77页 |
·HBL、LBL和FSRQ的红外性质比较 | 第77-83页 |
结束语 | 第83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9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完成论文列表 | 第93-94页 |
致谢 | 第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