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绿化规划论文

中国绿道与美国Greenway比较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6页
目录第6-8页
1. 绪论第8-14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缘起第8-9页
     ·关于研究对象的说明第9-10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内容第10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·文献研读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·实地考察第11页
       ·对比分析第11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框架第12-14页
2. 美国greenway理论与实践第14-44页
     ·Greenway起源及发展历程第14-20页
       ·初期阶段(19世纪下半叶-20世纪上半叶)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·中期阶段(20世纪60年代-70年代)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·现阶段(20世纪80年代-现在)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·小结第19-20页
     ·Greenway的定义第20-22页
     ·支撑greenway存在及发展的理论和特性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·景观生态学理论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·Greenway资源普遍存在假说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·连接度的固有好处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·多用途的相容性第26-27页
     ·Greenway构成结构及构成要素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·Greenway的构成结构第27页
       ·Greenway构成要素第27-30页
     ·Greenway的功能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·Greenway的生态功能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·Greenway的社会功能第31-32页
     ·Greenway的分类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·依据尺度来分类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·依据建设目标来分类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·依据建设的策略来分类第34-37页
     ·Greenway实践案例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·发展历程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·发展历程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42-44页
3. 中国绿道理论研究及实践第44-64页
     ·“绿道”一词的由来第44-45页
     ·绿道理论的探索及研究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·对于国外理论及案例的介绍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·对于国内绿道历史的探索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·对于绿道本身如何建设的探索第48-49页
     ·中国绿道的建设实践第49-63页
       ·珠三角绿道建设提出的背景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·绿道的定义及珠三角绿道网的定义第52页
       ·绿道的构成形式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·绿道的功能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·珠三角绿道的分级及分类第54页
       ·珠三角绿道网具体规划设计及实施第54-63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63-64页
4. 中国绿道与美国greenway的比较第64-78页
     ·中国绿道与美国greenway各发展阶段的比较第64-65页
     ·中国绿道与美国greenway现阶段的比较第65-76页
       ·建设出发点上的比较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·相关理念上的比较第68-73页
       ·规划及实施上的比较第73-76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76-78页
5. 中国绿道未来发展展望第78-84页
     ·观念更新第78-79页
     ·理论完善第79-80页
     ·整体规划第80页
     ·模式探索第80-81页
     ·管理协调第81-84页
结语第84-86页
参考文献第86-90页
图表目录第90-94页
个人简介第94-96页
导师简介第96-98页
致谢第98页

论文共9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拙政园空间结构解析
下一篇:驿马图旅游开发村落民居模式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