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插图索引 | 第10-11页 |
附表索引 | 第11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6页 |
·镁的阳极氧化 | 第14-19页 |
·镁阳极氧化工艺及其发展 | 第15-17页 |
·镁阳极氧化成膜机理 | 第17页 |
·镁阳极氧化膜组成和结构 | 第17-19页 |
·微弧氧化技术 | 第19页 |
·电化学沉积陶瓷膜(EDCF)技术 | 第19-24页 |
·电化学沉积陶瓷膜技术的起源 | 第19-21页 |
·电化学沉积陶瓷膜(EDCF)技术的工艺方法及EDCF膜层性能 | 第21-24页 |
·镁及其合金表面抑弧阳极氧化研究课题的选择 | 第24-26页 |
第2章 镁合金在有机胺体系中抑弧氧化工艺研究 | 第26-42页 |
·实验方法及条件 | 第26页 |
·膜层性能检测 | 第26-28页 |
·外观检测 | 第26页 |
·膜层厚度 | 第26页 |
·显微硬度 | 第26-27页 |
·耐蚀性能 | 第27-28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8-37页 |
·镁合金抑弧阳极氧化电解液体系的选择 | 第28-29页 |
·镁在碱性混合体系中的阳极氧化曲线 | 第29-30页 |
·电解液组成及浓度对膜层性能的影响 | 第30-35页 |
·电化学工艺参数等对膜层性能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·镁合金表面氧化膜的封孔处理 | 第37页 |
·正交实验法对阳极氧化溶液组分的研究 | 第37-40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38页 |
·直观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方差分析 | 第39页 |
·因素指标 | 第39页 |
·交互作用 | 第39-40页 |
·镁合金抑弧氧化工艺最佳配方 | 第40页 |
·结论 | 第40-42页 |
第3章 不同有机胺对镁合金阳极氧化抑弧作用对比研究 | 第42-53页 |
·实验 | 第42-4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3-48页 |
·火花放电和抑弧状态下镁合金阳极氧化曲线 | 第43-44页 |
·有机胺对镁合金阳极氧化性能的影响 | 第44-48页 |
·抑弧氧化膜层成分及结构分析 | 第48-51页 |
·膜层组成元素分析 | 第48-50页 |
·膜层表面形貌及横截面SEM分析 | 第50-51页 |
·结论 | 第51-53页 |
第4章 镁合金抑弧氧化技术的应用 | 第53-59页 |
·实验方法及条件 | 第53页 |
·膜层性能检测 | 第53-54页 |
·外观检测 | 第53页 |
·膜层厚度 | 第53-54页 |
·显微硬度 | 第54页 |
·耐蚀性能 | 第54页 |
·工艺方法 | 第54-58页 |
·试件的前处理 | 第54-55页 |
·电解质溶液组成及浓度 | 第55-57页 |
·电解工艺参数的确定 | 第57-58页 |
·结论 | 第58-59页 |
结论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附录A(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)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