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冶金工业论文--有色金属冶炼论文--轻金属冶炼论文--铝论文

铝酸钠溶液碳酸化分解过程若干问题的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9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9-20页
   ·引言第9页
   ·铝酸钠溶液分解的机理第9-16页
     ·碳酸化分解过程的机理第10-13页
     ·品种分解过程的机理第13-16页
   ·影响碳酸化分解过程的因素第16-18页
     ·分解温度第16-17页
     ·通气速度和CO2气体浓度第17页
     ·搅拌制度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氢氧化铝晶种第18页
   ·本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18-20页
第二章 实验原料、设备及方法第20-25页
   ·实验原料和药品第20页
   ·实验设备第20-22页
     ·主要实验设备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碳酸化分解实验设备连接图第21-22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22-25页
     ·铝酸钠溶液配制方法第22页
     ·实验过程第22页
     ·溶液成分分析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有关计算公式第23-25页
第三章 铝酸钠溶液碳酸化分解过程的宏观动力学第25-64页
   ·氢氧化钠被二氧化碳中和的酸碱中和反应的宏观动力学第25-44页
     ·二氧化碳浓度对反应过程的影响第25-28页
     ·温度对反应过程的影响第28-31页
     ·氢氧化钠浓度对反应过程的影响第31-34页
     ·动力学数据的处理与动力学方程参数的求解第34-38页
     ·气体流量与反应速率的关系第38-44页
   ·主要影响因素对碳酸化分解过程的影响规律第44-55页
     ·CO2浓度对碳酸化分解过程的影响第44-49页
     ·温度对碳酸化分解过程的影响第49-52页
     ·晶种系数的影响第52-55页
   ·碳酸化分解过程的宏观动力学第55-63页
     ·碳酸化分解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和其动力学参数的求解第55-61页
     ·关于碳酸化分解过程的动力学方程的讨论第61-6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3-64页
第四章 碳酸化分解过程中的成核第64-73页
   ·碳酸化分解过程的诱导期第64-70页
     ·不同CO2浓度下的诱导期第65-67页
     ·不同温度下的诱导期第67-68页
     ·不同晶种系数下的诱导期第68-70页
   ·碳酸化分解过程的诱导期与初始过饱和度的关系第70-71页
   ·碳酸化分解过程的成核方程第7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1-73页
第五章 低硅量指数碳酸化分解的研究第73-82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73页
   ·低硅量指数碳酸化分解过程的探索第73-80页
     ·加A物质的实验研究第73-79页
     ·加B物质的实验研究第79页
     ·作用机理推测第79-8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0-82页
第六章 结论与展望第82-84页
   ·主要结论第82-83页
   ·展望第83-84页
参考文献第84-88页
致谢第88-89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89页

论文共8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稻田杂草识别与化学防除专家系统的研究和建立
下一篇:肥胖的高血压病人与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