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9页 |
前言 | 第9-13页 |
绪论: 古文明国度的现代教育诉求 | 第13-17页 |
一、 选题的主要依据 | 第13页 |
二、 论文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| 第13-14页 |
三、 论文的基本框架 | 第14-16页 |
四、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五、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| 第16-17页 |
第一章 历史与现实:也门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| 第17-39页 |
第一节 也门教育概况 | 第17-25页 |
一、 也门概况 | 第17-23页 |
二、 也门现行学制状况 | 第23-25页 |
第二节 也门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| 第25-32页 |
一、 也门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 | 第25-29页 |
二、 也门独立后的高等教育发展 | 第29-32页 |
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,也门高等教育改革与现状 | 第32-39页 |
一、 20世纪90年代的也门高等教育改革问题 | 第32-36页 |
二、 1999年也门高等院校的类型 | 第36页 |
三、 1999年高等教育开办分校的计划 | 第36-37页 |
四、 1990年市场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 | 第37-39页 |
第二章 透析与比较:中国与也门两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多维度考察 | 第39-66页 |
第一节 中、也两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考察 | 第39-48页 |
一、 两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自主权 | 第39-45页 |
二、 高等教育的办学管理模式 | 第45-47页 |
三、 也门高等院校的学科门类发展问题 | 第47-48页 |
第二节 中也两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考察 | 第48-53页 |
一、 两国国立学校的投资管理 | 第48-51页 |
二、 两国大学的内部的投资管理 | 第51-52页 |
三、 其他的外部资金的投资管理 | 第52-53页 |
第三节 中也两国高等教育招生体制考察 | 第53-58页 |
一、 中国高等院校招生制度概述 | 第53-57页 |
二、 也门高校招生制度概述 | 第57-58页 |
第四节 中也两国高等教育内部管理体制考察 | 第58-66页 |
一、 两国高等院校教学管理 | 第58-62页 |
二、 两国高等教育师资管理 | 第62-66页 |
第三章 问题与困境:也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| 第66-90页 |
第一节 中国、也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的共性问题 | 第66-76页 |
一、 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和大学的人才培养 | 第66-68页 |
二、 高等教育的招生问题 | 第68-71页 |
三、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新动态 | 第71-76页 |
第二节 也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的个性问题 | 第76-90页 |
一、 也门各地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现状 | 第76页 |
二、 也门高等教育师资的管理问题 | 第76-80页 |
三、 也门的社会给高等教育带来的一些问题 | 第80-88页 |
四、 高等教育的质量 | 第88-90页 |
第四章 构想与对策:也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| 第90-102页 |
第一节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对也门的启示 | 第90-95页 |
一、 中国新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| 第90-91页 |
二、 中国的多样化办学模式 | 第91-92页 |
三、 中国一流大学的建设 | 第92-95页 |
第二节 也门高等教育改革的构想与思路 | 第95-102页 |
一、 作为也门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| 第95-97页 |
二、 具体的改革构想 | 第97-102页 |
结束语: 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--中国与也门的启示 | 第102-105页 |
一、 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应走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的道路 | 第102-103页 |
二、 中国与也门应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| 第103-10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5-110页 |
致谢 | 第11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