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沟器仿生设计及其试验分析
| 第一章 绪 论 | 第1-13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7页 |
| ·开沟器的类型和设计要求 | 第7页 |
| ·开沟器的研究现状 | 第7-12页 |
| ·常用开沟器 | 第8-10页 |
| ·新结构开沟器的开发 | 第10-11页 |
| ·开沟器的工作原理研究 | 第11-12页 |
| ·本论文研究工作的基本内容与基本思路 | 第12-13页 |
| 第二章 土壤粘附理论及减粘脱土仿生学 | 第13-21页 |
| ·引言 | 第13页 |
| ·土壤粘附理论 | 第13-16页 |
| ·粘附力 | 第13-14页 |
| ·土壤粘附机理 | 第14-15页 |
| ·影响土壤粘附的主要因素 | 第15-16页 |
| ·减粘脱土仿生学 | 第16-19页 |
| ·土壤动物脱附原理 | 第16-17页 |
| ·脱附减阻的传统技术 | 第17-19页 |
| ·工程中的仿生应用 | 第1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9-21页 |
| 第三章 逆向工程与计算机建模 | 第21-31页 |
| ·引言 | 第21页 |
| ·逆向工程 | 第21页 |
| ·逆向工程的工作流程 | 第21-24页 |
| ·实物测量 | 第22-23页 |
| ·实体重构 | 第23页 |
| ·数据处理 | 第23-24页 |
| ·检测和评估 | 第24页 |
| ·开沟器触土面计算机建模 | 第24-29页 |
| ·逆向工程测量系统 | 第24-25页 |
| ·开沟器触土面点云扫描 | 第25-26页 |
| ·多组点云数据整合处理 | 第26页 |
| ·开沟器触土面三维重构 | 第26-2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9-31页 |
| 第四章 开沟过程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 | 第31-51页 |
| ·引言 | 第31页 |
| ·有限元法与ANSYS软件 | 第31-33页 |
| ·有限元法 | 第31-32页 |
| ·ANSYS软件 | 第32-33页 |
| ·建立模型 | 第33-35页 |
| ·实体模型的建立 | 第33-34页 |
| ·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34-35页 |
| ·接触分析 | 第35-37页 |
| ·接触问题的类型 | 第36页 |
| ·接触方式 | 第36页 |
| ·典型面-面接触分析的基本步骤 | 第36-37页 |
| ·开沟器与土壤接触过程有限元模拟 | 第37-43页 |
| ·ANSYS分析流程图 | 第37-38页 |
| ·框架图的导入及其修复 | 第38-39页 |
| ·开沟器触土面改形设计 | 第39-40页 |
| ·土壤材料模型选取 | 第40页 |
| ·单元类型选取 | 第40页 |
| ·确定所选材料特性参数 | 第40页 |
| ·对模型划分网格并定义接触对 | 第40-41页 |
| ·控制刚性目标面的运动 | 第41-42页 |
| ·给变形体单元施加必要的边界条件 | 第42页 |
| ·求解分析 | 第42-43页 |
| ·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| 第43-50页 |
| ·土壤位移场分析 | 第44-45页 |
| ·土壤应力场分析 | 第45-47页 |
| ·土壤路经节点Z向应力分析 | 第47-5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| 第五章 仿生开沟器设计制造 | 第51-63页 |
| ·引言 | 第51页 |
| ·非光滑仿生的理论基础 | 第51-53页 |
| ·模具设计及加工 | 第53页 |
| ·超高分子量聚乙烯(UHMWPE) | 第53-58页 |
| ·压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片和波纹仿生形态单元 | 第58-59页 |
| ·波纹开沟器减粘降阻机理 | 第59-60页 |
| ·制造仿生非光滑开沟器 | 第60-61页 |
| ·胶粘剂 | 第60-61页 |
| ·粘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形态单元 | 第61页 |
| ·仿生开沟器示意图 | 第6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1-63页 |
| 第六章 仿生开沟器试验与结果分析 | 第63-79页 |
| ·引言 | 第63页 |
| ·试验目的及方法 | 第63-64页 |
| ·试验优化与设计 | 第64-65页 |
| ·试验装置与试验条件 | 第65-66页 |
| ·试验准备 | 第66-67页 |
| ·传感器标定 | 第66-67页 |
| ·土壤准备 | 第67页 |
| ·试验区段划分 | 第67页 |
| ·土壤参数测定 | 第67页 |
| ·仪器、设备的连接和调试 | 第67页 |
| ·正交试验 | 第67-70页 |
| ·正交试验数据处理 | 第70-73页 |
| ·极差分析法处理数据 | 第70-72页 |
| ·极差分析结果说明 | 第72页 |
| ·试验现场照片 | 第72-73页 |
| ·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| 第73-77页 |
| ·试验现象 | 第73-77页 |
| ·观察分析 | 第77页 |
| ·机理分析 | 第7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7-79页 |
| 第七章 结 论 | 第79-8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1-85页 |
| 致 谢 | 第85-86页 |
| 摘 要 | 第86-88页 |
| ABSTRACT | 第88-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