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15页 |
1 绪论 | 第15-26页 |
·快速成型技术概述 | 第15-16页 |
·SL工艺成型原理及特点 | 第16-19页 |
·SL工艺成型原理 | 第16-19页 |
·SL工艺特点 | 第19页 |
·国内外SL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19-21页 |
·SL工艺所用光敏树脂的研究现状 | 第21-23页 |
·国外现状 | 第21-22页 |
·国内现状 | 第22-23页 |
·论文选题意义及背景 | 第23-24页 |
·论文研究内容 | 第24-26页 |
·紫外光敏树脂研究 | 第24页 |
·可见光敏树脂研究 | 第24-26页 |
2 紫外光敏树脂的研究与应用 | 第26-53页 |
·SL工艺对光敏树脂的要求 | 第26-27页 |
·光敏树脂的固化机理 | 第27-29页 |
·光引发剂的引发机制 | 第27-28页 |
·光聚合反应原理 | 第28-29页 |
·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(EA-925)的合成 | 第29-32页 |
·制备原理 | 第29-30页 |
·合成工艺 | 第30页 |
·阻聚剂的选择 | 第30页 |
·催化剂的选择 | 第30-31页 |
·温度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单体的选用 | 第32-33页 |
·单官能团单体 | 第32页 |
·多官能团单体 | 第32-33页 |
·光引发剂的选用 | 第33-35页 |
·紫外光敏树脂的粘度及其影响因素 | 第35-38页 |
·预聚物和单体对树脂粘度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·温度对树脂粘度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紫外光敏树脂光固化速度及其影响因素 | 第38-41页 |
·光引发剂种类对树脂光固化速度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·光引发剂含量对树脂光固化速度的影响 | 第39页 |
·预聚物和单体对树脂光固化速度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·结构和分子量对树脂光固化速度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·含量对树脂光固化速度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紫外光敏树脂光固化转化率及其影响因素 | 第41-45页 |
·扫描能量对转化率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引发剂含量对转化率的影响 | 第42页 |
·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氧对转化率的影响 | 第43-45页 |
·氧降低反应转化率的机理 | 第43-44页 |
·氧的消除 | 第44-45页 |
·紫外光敏树脂固化后机械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| 第45-48页 |
·光敏树脂的结构特征对树脂固化后机械性能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·SL工艺对树脂固化后机械性能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·扫描能量对树脂固化后机械性能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·固化温度对树脂固化后拉伸强度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·紫外光敏树脂固化收缩问题研究 | 第48-51页 |
·树脂固化过程中产生体积收缩的机理 | 第48-49页 |
·反应体系中官能团浓度对树脂固化收缩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·预聚物和单体含量对树脂固化收缩的影响 | 第50页 |
·预聚物和单体分子结构对树脂固化收缩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·固化层厚对树脂固化收缩的影响 | 第51页 |
·紫外光敏树脂性能指标 | 第51-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3 混杂光敏树脂研究与应用 | 第53-65页 |
·膨胀单体的选用及合成 | 第53-54页 |
·膨胀单体的选用 | 第53-54页 |
·膨胀单体1,5,7,11-四氧杂螺环[5,5]十一烷的合成 | 第54页 |
·合成工艺 | 第54页 |
·合成的反应路线 | 第54页 |
·光引发剂体系的选择 | 第54-56页 |
·混杂光敏树脂体系对光引发剂的要求 | 第54-55页 |
·鎓盐的紫外吸收特性 | 第55页 |
·自由基型光引发剂对鎓盐的增感机理 | 第55-56页 |
·混杂光敏树脂的光固化机理 | 第56-59页 |
·ITX与二苯基碘鎓六氟砷酸盐的协同引发作用 | 第56-58页 |
·混杂光敏树脂中环氧丙烯酸酯和膨胀单体的光聚合反应 | 第58-59页 |
·混杂光敏树脂的光固化性能研究 | 第59-63页 |
·混杂光敏树脂粘度及其影响因素 | 第59-60页 |
·光引发剂体系三组分配比及其含量的确定 | 第60-61页 |
·EA-925和膨胀单体含量对树脂固化体积收缩率影响 | 第61页 |
·光敏树脂固化后的机械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| 第61-62页 |
·树脂的拉伸强度 | 第62页 |
·硬度 | 第62页 |
·混杂体系的后固化特征 | 第62-63页 |
·混杂光敏树脂性能指标 | 第63-6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4 荧光黄双二苯基碘鎓盐可见光引发体系研究 | 第65-86页 |
·染料敏化体系的选择和激发态性质 | 第65-67页 |
·荧光黄双二苯基碘鎓盐光引发剂体系的吸收光谱性质 | 第67-72页 |
·不同价键结构对吸收光谱的影响 | 第67-68页 |
·溶剂极性效应对FL(IPh_2)_2吸收光谱的影响 | 第68-70页 |
·FL(IPh_2)_2浓度对其吸收光谱的影响 | 第70-72页 |
·荧光光谱和荧光猝灭及其激发态参数 | 第72-74页 |
·荧光光谱 | 第72页 |
·荧光猝灭 | 第72-74页 |
·光褪色反应 | 第74-80页 |
·溶剂性质对光褪色反应的影响 | 第75-78页 |
·浓度效应 | 第78-79页 |
·重原子效应和电子转移反应 | 第79-80页 |
·取代基效应 | 第80页 |
·光褪色反应机制 | 第80-83页 |
·FL(IPh_2)_2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(MMA)的聚合反应动力学 | 第83-85页 |
·[FL(IPh_2)_2]对光聚合反应的影响 | 第83-84页 |
·R_p与[MMA]的关系 | 第84-8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5-86页 |
5 长波长菁染料-有机硼盐光引发体系研究 | 第86-99页 |
·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 | 第86-87页 |
·溶剂极性效应对吸收光谱的影响 | 第87-88页 |
·荧光光谱性质及荧光猝灭 | 第88-89页 |
·UTCQ~+TPBB~-体系光引发机制 | 第89-92页 |
·光褪色反应 | 第92-98页 |
·溶剂极性效应 | 第92-94页 |
·浓度及光强对UTCQ~+TPBB~-体系光褪色速率的影响 | 第94-95页 |
·不同组成的光引发剂对光褪色速率的影响 | 第95-96页 |
·氧对UTCQ~+TPBB~-体系的光褪色速率的影响 | 第96-97页 |
·溶剂粘度对UTCQ~+TPBB~-体系光褪色速率的影响 | 第97-9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8-99页 |
6 可见光敏树脂的研究 | 第99-112页 |
·预聚物和单体含量对树脂粘度的影响 | 第99-100页 |
·可见光敏树脂光固化速度及其影响因素 | 第100-102页 |
·光引发剂含量对光固化速度的影响 | 第100-101页 |
·光引发剂的离子组成结构对光固化速度的影响 | 第101-102页 |
·可见光敏树脂光固化过程中吸收光谱的变化 | 第102-103页 |
·可见光敏树脂光固化转化率及其影响因素 | 第103-105页 |
·光照能量对转化率的影响 | 第103-104页 |
·光引发剂含量对转化率的影响 | 第104页 |
·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 | 第104-105页 |
·可见光敏树脂固化后机械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| 第105-108页 |
·光照能量对树脂固化后硬度的影响 | 第105-106页 |
·光照能量对树脂固化后拉伸强度的影响 | 第106-107页 |
·固化温度对树脂固化后拉伸强度的影响 | 第107-108页 |
·可见光敏树脂固化深度及其影响因素 | 第108-109页 |
·光引发剂含量对固化深度的影响 | 第108-109页 |
·光照能量对固化深度的影响 | 第109页 |
·可见光敏树脂固化收缩及其影响因素 | 第109-110页 |
·可见光敏树脂性能指标 | 第110-11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1-112页 |
7 实验 | 第112-124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112-113页 |
·实验原料 | 第113-114页 |
·合成实验 | 第114-117页 |
·荧光黄双二苯基碘鎓盐[FL(IPh_2)_2]的合成 | 第114页 |
·曙红双二苯基碘鎓盐[Eo(IPh_2)_2]的合成 | 第114页 |
·孟加拉玫瑰红双二苯基碘鎓盐[Ro(IPh_2)_2]的合成 | 第114-115页 |
·乙基荧光黄[NaFLEt]的合成 | 第115页 |
·乙基荧光黄二苯基碘鎓盐[FLEtIPh_2]的合成 | 第115页 |
·二乙基荧光黄[FLEt_2]的合成 | 第115-116页 |
·UTCQ~+TPBB~-光引发剂体系的合成 | 第116-117页 |
·初级光化学反应实验 | 第117-119页 |
·溶液中呫吨染料-碘鎓盐及菁染料-硼盐的光褪色反应 | 第117-118页 |
·溶液中的聚合反应 | 第118页 |
·解离平衡常数的测定 | 第118页 |
·呫吨染料碘鎓盐体系和菁染料硼盐体系光解产物分析 | 第118-119页 |
·荧光黄双碘鎓盐光化学反应态探讨 | 第119页 |
·光敏树脂性能测试 | 第119-120页 |
·快速成型实验 | 第120-124页 |
·紫外光敏树脂的成型 | 第121-122页 |
·混杂光敏树脂的成型 | 第122-124页 |
8 结论 | 第124-126页 |
·结论 | 第124-125页 |
·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125-126页 |
致谢 | 第126-12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7-134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34页 |